首页 > 时政 > 定西要闻
【“情暖定西”典型人物巡礼】记渭源县清源镇星光学校教师、“情暖定西”典型人物入选者薛卉琴
时间:2020-01-21 09:20:26 来源: 阅读量:896

三尺讲台 一生坚守

——记渭源县清源镇星光学校教师、“情暖定西”典型人物入选者薛卉琴

定西日报记者 刘佳丽

有一位老师,26年扎根大山,把最美的青春都奉献给了农村的孩子们。

一次学区教育工作会议,她遇见了20年前自己任教小学时教过的学生。当天晚上,两人竟不约而同地各自写下一篇文章,老师的题目是:《长大后,你就成了我》;学生的题目也让人动容:《长大后,我就成了您!》。文章的结尾,她们有了共同的约定:“乡村教育路上,我们一起走、一直走。”老师的谆谆教诲,学生的念念不忘,就在那样一个夜晚,流淌在笔端,流淌在两位乡村教师的心里。

这个故事中的老师就是“情暖定西”典型人物入选者薛卉琴,学生名叫邵小霞,当时在渭源县清源镇七圣小学教书。

这是采访薛卉琴时,她讲给我的小故事。这样巧合到似乎只在电影里出现的桥段却真实地发生在薛卉琴的生活中。她闪着光的眼神中,我能感受到那种为人师者的欣喜和感动。其实,这样的“巧合”在薛卉琴身上,只是她太多让人泪目故事中的一个小片段。

1994年薛卉琴从陇西师范毕业后,在渭源县西关小学任教。随后的20多年里,她先后前往庆坪小学、秦王小学、张家湾小学教书,如今她是渭源县清源镇星光村星光学校的一名教师。这一路,她任教的地方越走越偏远,期间,她还申请无偿支教了两年。

把自己最好的年华都交于大山深处,一心为那里的学生扶志扶智,这无怨无悔的力量来自哪里?

“用我的理想照亮更多人的希望,用我的生命温暖更多人的心灵”,这是薛卉琴常说的一句话,也是她创立“蒲公英”班级文化、建立守望群、践行“一个都不能少”承诺的真实写照。因为她幼小的心灵就曾经被知识的力量、爱的光芒点亮,那个为她点灯前行的人,就是她的小学班主任榆生文老师。

从小体弱多病的薛卉琴直到11岁才走进小学校门,年龄太大,只好插班在三年级。同学们的嘲笑、看不懂的书本都让她胆怯,可是榆老师却没有让她掉队!除了正常上课,老师还从一年级内容开始辅导,鼓励她、关心她。小学毕业时,入学排名倒数第一的薛卉琴以学区第二的成绩升入初中。薛卉琴说,她感慨一个老师会有那样神奇的力量,改变一个孩子的一生。榆老师的言行就像一粒种子,种在了她的心里,多年以后,她让这粒种子生根发芽,开花结果。

2012年9月,因扶贫工作,四年级女孩婷婷走进了薛卉琴的视线。婷婷父母离异,跟姥爷一起生活。姥爷左眼失明,右肾因病摘除,爷孙俩相依为命,生活极苦。薛卉琴决定长期资助婷婷上学,不久,她结识了北京一位叫谢海定的教授,和他联手资助这个孩子,每学期资助500元,直到她长大成人。2018年3月,婷婷面临中考,薛卉琴干脆将她领回自己家照顾。婷婷也不负期望,以优异的成绩考上了渭源一中。婷婷只是她资助的其中一位,她联系社会力量长期资助十几名单亲、留守儿童,金额已达六万余元。

2016年9月,薛卉琴正式辞掉学区中心教研室工作,重返星光学校,担任六年级语文教学及班主任。开学不久班里一个叫小宏的孩子遭遇车祸,小宏出生时母亲因大出血去世,由姑姑领养,这次车祸姑姑不幸遇难,对他打击很大。在他住院的三个月,薛卉琴每个双休日都去医院给他补课,筹集医疗费,鼓励他勇敢面对生活。在康复训练期间,薛卉琴自己掏钱给小宏买了助行器,帮助他尽快康复。

在她的痴情守护下,班上学生克服了种种困难,终于一个都不少地圆满完成了小学学业。

应家长要求和学校安排,薛卉琴继续接任七年级语文教学及班主任,她和孩子们有一个美丽的约定——携手前行,一个都不能少!

为了这个约定,她一次又一次寻找假期里离家出走的单亲留守女孩莉莉,苦口婆心劝她回学校安心学习。莉莉返校后一篇《我有妈妈了》的作文感动了很多人;为了这个约定,她用自己的工资找大夫,配医院最好的眼镜给视力严重下降的留守儿童玉玉,玉玉带上眼镜后她发来短信:“薛妈妈,谢谢您!戴上眼镜后,我的眼前一片光明!”;为了这个约定,她利用寒暑假,逐一对孩子们进行家访,和家长交流,检查、辅导假期作业……她把每一个学生当成了自己的孩子,把整个心灵献给了他们。

薛卉琴班上有21个孩子,6个单亲,12个留守儿童。鉴于孩子们的特殊情况,她挖掘“蒲公英精神”,并以此为主题,创建了“蒲公英”主题班级文化,让班级成为学生成长的幸福之“家”,开展“让别人因为我的存在而感到幸福”主题教育活动,培养学生的爱与责任意识;2016年10月24日,是航天英雄景海鹏50岁的生日,新华社向海内外征集对英雄的生日祝福。她和学生创意制作的微视频《特别的祝福》被新华社采用,作为甘肃唯一的代表,与海内外华人小朋友一起把对航天英雄的生日祝福送上太空。孩子们看到新闻时的那份激动和自豪,足以催生他们树立理想并为之奋斗的自信;她联系社会力量多渠道帮助青年教师参加高水准专业培训,为农村教育注入活力;她创建“守望者”教师群,每天不间断写群寄语两年零三个多月,鼓励群内二百多名教师“守望真教育,守望真幸福”。

一路走来,薛卉琴也屡获殊荣,她多次被评为定西市、县骨干教师; 2018年评为定西市优秀班主任、甘肃省农村骨干教师、第四届“西部好教师”;2019年被评为甘肃省中小学学科带头人、甘肃省骨干教师。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知识改变命运,教育的力量支撑着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兴旺。习总书记多次关注贫困地区基础教育,并指出,“扶贫先扶志,扶贫必扶智,让贫困地区的孩子们接受良好的教育,是扶贫开发的重要任务,也是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重要途径。”

在解决贫困地区“两不愁三保障”问题、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的主战场,为了实现“一个都不能少”的诺言,许许多多像薛卉琴一样的乡村教师,无怨无悔地奉献着,他们不惧苦瘠、顽强生长,就像一粒粒蒲公英种子,扎根黄土,孕育更多的希望。

俯下身,你是支点,托起孩子们走出山村的梦;抬起头,你是红烛,燃烧自己,只为照亮孩子们前行路上的光。是老师,也是妈妈。学校是家,家亦是学堂。让你的学生感受知识的力量、爱的光芒。这是对薛卉琴26年坚守三尺讲台最真实的写照。

扫码关注
新定西客户端
扫码关注
定西日报微信公众号
扫码关注
定西观察抖音号
网站简介
版权说明
广告业务
联系我们
定西市融媒体中心 主办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62120180007
网站备案号:陇ICP备2023000706号 本网站支持IPv6访问 定西市融媒体中心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932-8223526
通信地址:定西市新城区建设大厦综合楼A 1区三楼 技术支持:甘肃新媒体集团九色鹿技术公司
甘公网安备62110202000105号
不良信息举报链接:https://www.12377.cn/
“打假治敲”专项行动举报专区: 电话:0932-8211976 邮箱:dxxwxc@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