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一位党史专家交流,他说,党史研究一定程度上是个“良心活”,尽力干不会有多大辉煌,“混日子”也能过得去。
其实,现实中类似党史研究的“良心活”还真不少,诸如管理类、经营类、研究类,等等。就是硬性的计量类的工作,里面也有一个“良心”问题。用心与敷衍,那可是天壤之别。
自负盈亏的生意,谁昧着良心去做,自然客户会用脚去选择。一次、两次,也许能蒙混过去,但时间一长,终久会在市场的大浪里被淘汰。
但在责任不太那么分得清的集体里干活,良心就显得尤为重要。那么,怎么做,就算对得起良心呢?
首先,应对得起先辈。先辈们通过艰苦奋斗,甚至付出生命和鲜血的代价,才换来了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父辈们含辛茹苦,把我们养育成人,能够自食其力。如果一事当前,得过且过,应付了事,这不是拿先烈的鲜血、父辈的辛劳当儿戏吗?
其次,应对得起职责。每个人都是这个社会的一分子。于家庭做个好成员,于单位做个好职工,于社会做个好公民,是起码要求。俗话说的凭良心做事,应是在合适时段相应场合恰当地做好该做的事。如果当父母的不抚养子女、做子女的不赡养长辈,友情相处不能真诚相待;公共场合破坏公俗良风;不尽心不尽力等不守职业道德等等的行为,都应受到良心的谴责。
再次,应对得起报酬。把客户当上帝,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客户是衣食父母。没有客户便没有了收入,也便没有了生活来源。但对不直接面对客户,所谓吃“皇粮”的管理人员而言,心中更应装着百姓。深切体悟“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自己每天的报酬都是“纳税人”的血汗钱。应当用敬业的做派、贴心的服务、负责的态度、努力的劲头,做好每一天的每件事,而不是相反。 (董志强 作者为定西市委党史研究室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