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拔2200米的漳县石川镇占卜村,年平均气温4.2℃,年平均降水量500毫米,属高寒阴湿地区,特别适合食用菌种植,石川镇食用菌产业园就充分利用了这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将小木耳变成了带动当地群众增收致富“金耳朵”。
走进石川镇食用菌产业园的木耳大棚,占地30亩的25个吊袋棚生长着30万棒的黑木耳,56岁的石川镇夏庄村村民柳栖鸳正在棚内忙碌着。“我现在半年工作,半年自己种地,收入稳定多了。”16年摘掉了贫困户帽子的柳栖鸳笑着说。靠着小木耳带来的福利,柳栖鸳一年能有近三万的收入,生活条件得到了很大的提升。
近年来,石川镇把发展食用菌产业作为优化种植结构、壮大村集体经济、促进农民增收、加快脱贫攻坚进程的优势产业来抓,以漳县鑫源菌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为龙头鼓励动员群众以土地入股,采取“保底分红”的利益分配机制,以土地入股的农户按照500元/亩/年进行分红,以资金入股的村集体按每年不低于8%的利率进行分红,一半用于壮大村集体经济,一半用于贫困户分红。截止2019年底,已给60户贫困户进行了分红,户均分红1000元。
据了解,石川镇食用菌产业园还采取“公司+扶贫车间+贫困户”的模式运营,解决了当地贫困户就业问题,让贫困户成了“上班族”。吸纳常年务工人员10名,人均收入10000元以上;在木耳采摘期可吸纳短期务工人员100人以上,人均可增加收入2000元以上。2019年,产业园共产干木耳3.7万斤,收入200万元以上,为9个村分红20万元。
如今的石川镇食用菌产业园干木耳的产量从去年的3.7万斤增加到15万斤左右,产值在800万元左右。黑木耳成了名副其实的“金耳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