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问我对于国家资助有什么感想,我认为——感激远大于欢喜。我今天能有这样的机会获得国家的资助,内心真的充满了无限感激,除了感恩,没有其他词汇能诠释我此时此刻内心的感受了。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尽管家庭贫困无法改变,但我们可以改变自我,我们都有一个梦想,坚定执着,拼搏奋斗,走向未来。”这是安定区东方红中学白钦良接受了曹德旺(甘肃定西)励志助学金的资助感言,也吐露了所有受助人的共同心声。
截至目前,曹德旺(甘肃定西)励志助学金设立并走过三个年头,可以说,在教育帮扶上取得了实实在在的成效,也取得了喜人的成绩。
凝聚帮扶合力 社会积极参与
2017年,为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东西部扶贫协作重要指示精神,福州市与定西市建立扶贫协作关系。福州市创新福州·定西“456”扶贫协作模式,“对标定西所需、倾尽福州所能”,全力助推定西脱贫攻坚工作,助力定西人民与全国人民一道同步迈入全面小康。
东西扶贫协作以来,福州市通过投入资金项目,培育致富产业,实现百姓增收,不断夯实东西部扶贫协作产业扶贫基础,同时,大力开展教育帮扶,推进志智双扶,巩固脱贫成果,积极引导衔接福州市各类群团组织和慈善机构开展爱心助学活动。通过设立“定西国镜教育基金”“曹德旺励志助学金”等助学基金和企业、侨联、工商联资助等方式,改善定西的教育现状,促进定西市教育事业发展,通过教育精准帮扶拔掉穷根,在志智双扶上下功夫,真正阻断贫穷的代际传递。
2017年,河仁慈善基金会、福州定西扶贫协作前方指挥部和定西市教育局充分协商决定,由河仁慈善基金会为我市捐资1000万元,设立“曹德旺(甘肃定西)励志助学金”。助学活动从2017年秋季学期开始,市一中和各县区一中(安定区为东方红中学)各设“励志班”1个,每班50人,连续资助三届,每届资助400名。每生每年资助2500元,帮助定西市品学兼优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顺利完成高中学业,成为祖国栋梁之材。
东西携手筑梦 大爱温暖小我
福耀集团董事长曹德旺始终热心公益慈善和扶贫济困事业,公益项目涉及扶贫、救灾、助学等多个领域。自1983年起,曹德旺坚持“义利相济”的中国商道文化,在提升企业竞争力的同时,身体力行地投身社会公益事业,向社会累计捐赠近120亿元,帮助了数以万计的受灾民众、贫困家庭和贫困大学生渡过难关。2011年,捐赠价值约35亿元的公司股权创办河仁慈善基金会,成为由国务院审批、以金融资产(股票)创立的全国性非公募基金会,较早探索了我国股权捐赠的先河。河仁慈善基金会成立以来,累计公益支出超过10亿元,资助重点为中西部贫困地区,涉及产业扶贫、健康扶贫、教育扶贫等多个领域。曹德旺曾入选“改革开放40年百名杰出民营企业家”,两次获得“中国首善”,六次获得“中华慈善奖”,对国家扶贫事业做出了卓越贡献,荣获2019年“全国脱贫攻坚奖奉献奖”。
截至目前,曹德旺(甘肃定西)励志助学金在定西已资助学生1200人,累计发放资金600万元,这不仅为定西贫困学子解一时之困、助一臂之力,更重要的是为他们的人生之路点亮一盏灯,燃起一把火,实现了人生的新飞越。为此,定西市各级教育部门高度重视曹德旺(甘肃定西)励志助学金的使用,各有关学校在具体的操作过程中严格把关、认真审核,自觉接受监督,确保励志助学金真正送到最需要的学生手中,从而发挥出最大的作用,帮助贫困学子圆大学梦。
在资助的上千名学生中,有几名受资助女同学的事迹是最让人触动的,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就读于安定区东方红中学的李彦霖同学来自葛家岔镇黄家湾村樊家湾社,她幼年丧父,母亲改嫁,奶奶身患重病几近卧床,这三件事如同灾难般地降临到了这个家庭。李彦霖读高二时,奶奶不幸去世,如今她与八十多岁的爷爷相依为命,日常花销就靠着爷爷微薄的养老金和自己的社会抚养费来维系。虽然生活很艰难,但她自信乐观,相信刻苦努力后一定会在高考中一鸣惊人,考出好成绩,跨入理想大学之门。
学生郭晶洋来自一个普通的家庭,全家人靠父亲一人打工来维持生计。两年前,郭晶洋经过初中三年的努力,考上了比较理想的高中。但偏偏在这个时候,郭晶洋的妈妈查出了颅内肿瘤,疾病击垮了这个普通的家庭。昂贵的医药费让全家人犯了难,爸爸到处去亲戚家借钱,东拼西凑地将母亲的手术费用凑齐,给母亲做了手术。可是,对于一个普通家庭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
“幸运的是,曹德旺励志班和励志助学金帮助了我,这是一笔不小的资金,也正是这笔爱心资金,对我的学习和生活给予了很大的帮助;正因为这些帮助,让我对自己的高中生活又重拾了信心,我深知,自己上学的机会来之不易,我会带着对未来的渴望,带着家人的期盼,带着爱心使者的鼓励,化梦想为斗志,化压力为动力,化大爱为能量,无时无刻不在努力着。”郭晶洋告诉笔者。
景文煜和郭晶洋有同样的梦想,是一个拼尽全力去奋斗的阳光女孩。2018年,她的家庭发生了巨变——父亲永远地离开了她。突如其来的变故,让原本无忧无虑的她变得沉默寡言。母亲用微薄的薪水维持着全家人生计,并用心呵护着她长大。刚上高中的第一年,她申请了曹德旺(甘肃定西)励志助学金,这笔资金对她而言无疑是巨大的。“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这是她激励自己的座右铭。她说:“作为一名高中生,要时常警醒自己,时刻懂得感恩,怀着感恩之心,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珍惜时间,努力拼搏,立志成才,以实际行动去帮助更多的人。”这次变故并没有击垮她,反而让她变得更加坚强。贫困的生活,艰苦的成长历程锤炼了她自强、自立、永不服输的个性,也更加坚定了她挑战困难、立志成才的决心!
曹德旺作为福州籍企业家,积极助力东西部扶贫协作工作,弘扬“团结互助、扶贫济困”的传统美德,高度重视志智双扶工作,戮力做实做好教育扶贫,为全社会带了个好头、做出了榜样、树立了标杆。
曹德旺这种热爱教育、关注贫困、捐资助学的善举,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具体体现。正是在越来越多像曹德旺这样的爱心人士的资助支持下,定西才有了更多的贫困学子走出了大山,步入理想大学之门,看到了祖国的大好河山和外边世界的无限好风光。
永葆感恩本心 勇担时代使命
三年来,全市共有1200名品学兼优的高中生接受曹德旺励志助学金的资助,他们中的大多数属于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学生,均享受了国家免学费政策,并申请了国家助学金。通过励志班的学习,受助学生在思想品德、文化科学知识、身体心理素质等诸方面取得长足的发展。各有关学校也特别重视受助学生的培养和教育,不仅配备了各项教学硬件设施,而且还营造良好的教育教学环境,安排了最好的教师等软件资源;不仅做好文化课的教学工作,更重视心理教育,因材施教。
祁露也是2018级曹德旺励志班的一名学生。她告诉笔者:“我要感谢学校,因为学校将这样的机会给予我,感谢学校设身处地地为我们学生着想,‘钱不要紧,关键是你要好好学习。’这句话让我感动了好长时间,这些助学金带给我的不仅仅是生活上的帮助,更重要的是,这其中承载着国家和社会对我的支持和期望,这也更加坚定了我追求幸福的决心,也让我怀着一颗感恩社会的心,去努力,去奋斗,去回报社会。”
这一系列资助政策,让我深深感受到党和国家的关怀,让我真正感受到生活在党和国家爱的阳光下的幸福。我也对未来充满了期待,充满了信心,也会积极利用这项优惠政策好好学习,不负所望,努力使自己成长为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祁露说。
“我们也希望孩子们在成长的过程中心怀感恩、懂得感恩、学会感恩。通过创新教育方式方法,经过潜移默化的教育,让受助学生真正珍惜来之不易的受助机会,发奋图强,努力学习,主动向捐助者汇报思想、学习和生活情况,用心感恩回馈社会。当然我们更希望受助学生大学毕业后,发扬定西人的敦厚精神,在经济允许的情况下积极投入到公益事业中去,慷慨解囊,奉献爱心,帮助社会上更多需要帮助的人,让爱心的火炬继续传延。”市教育局有关负责人表示。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中国始终重视、关怀、信任青年,支持青年发展自身、贡献社会、造福人民。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提出了实施教育强国战略,大力发展教育事业,这让像景文煜、郭晶洋等一大批有梦想的学生赶上了一个好时代,看到了生活的希望。她们满怀热情感谢党和国家对自己的关心、鼓励与帮助。接受资助期间,她们用乐观和坚强谱写着别样的青春年华和精彩华章。她们,为家长忧,为学业虑,为自己拼,为未来搏,用顽强的意志和坚定的信念,给寒门学子塑造了一个学习的榜样;在生活中,她们与父母相携相持,同甘共苦,朴素节俭,严于律己,宽以待人,尊敬师长,在平时积极和同学交流沟通,融洽和睦地相处;在思想上,志存高远,自立自强,在工作中,认真负责,脚踏实地。她们为学时,一丝不苟;为善时,一力不留。她们就是以这样一颗赤子之心,做人、做事、做学问。 王永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