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6月1日福州市2020年事业单位面向定西市公开招聘工作人员公告发布以来,通过笔试、面试、资格复审、体检等,经过激烈的角逐,今年共有37名定西籍建档立卡高校毕业生即将踏上南下列车,开启榕城工作之旅。这已是东西部扶贫协作企事业单位面向我市招聘的第四年。
出台招聘政策,护航脱贫攻坚
“感谢党和国家的好政策,我是万幸者,坐上了时代的便车。2019年6月我报考了福州市事业单位面向定西市建档立卡户招聘工作人员考试,很庆幸,我考上了。当年10月来到福州市连江县晓奥卫生院上班。这里工作环境好,待遇丰厚,感觉自己每天都在进步,每天都很快乐!”通渭籍建档立卡户高校毕业生王能文说。
2016年10月,中央提出《关于进一步加强东西部扶贫协作工作的指导意见》,确定由福州对口帮扶定西。2017年初,福州、定西两地政府签订《东西部扶贫协作框架协议》,决定共同实施劳务输转技能培训暨大中专学生就业“十百千万”计划培训,协议在2020年前扶持1000名定西市贫困家庭大中专生和毕业生到福州市实习、就业。
来自临洮县洮阳镇马家窑村建档立卡贫困家庭的马军利,2018年毕业于兰州理工大学土木工程专业,同年参加了福州市国有企事业单位定向招聘考试,考入福州市城乡建设局,成为一名有事业编制的专技干部。“是福州·定西东西部扶贫协作改变了我的命运,福州当地的研究生要进入这样的事业单位都非常困难,我真是幸运儿。”马军利说。
定西市人社局副局长王凯昌介绍,近几年福州本地大中专高校毕业生就业也十分困难,但在福定两地政府的密切协作下,首创了事业编制定向招收对口帮扶地区贫困生工作举措,让定西市优秀贫困学子进入福州市财政供给范围,推进东西部扶贫协作不断走向深入。
2017年以来,福州市企事业单位招聘定西籍工作人员281人,其中事业单位133人、国有企业148人。这一做法得到了国务院扶贫办领导的高度赞誉,认为是“开了全国先河,是拔穷根、挪穷窝、治穷病的一个重大创新举措”。
稳定就业一人,实现脱贫一户
陇西县云田镇神家川村建档立卡户学生许婧,2016年从江西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毕业,2017年参加福州国企事业单位定向招聘考试,被顺利录取到闽侯县白沙镇卫生院,当上了一名门诊医生。有了稳定的工作和收入,许婧每月将节余工资寄回家,减轻父母的负担,2018年她弟弟大学毕业找到工作后,家里正式脱贫。许婧现在家里的日子越过越好,并于2019年1月8日与在中建海峡工作的白沙小伙胡家林喜结良缘,成为第一个通过福州帮扶真正在榕“安家落户”的定西籍建档立卡贫困家庭高校毕业生。
安定区团结镇中化村孙涛,家中有5口人,家庭收入主要靠父母务农和打零工,生活十分困难。2016年孙涛父亲干活时从高处跌落胸椎受伤,不能从事重体力劳动,让原本拮据的生活变得更加困难。2017年孙涛毕业后,参加了各类职业招聘和考试,却一直未能如愿就业。在四处求职碰壁后,孙涛对能否顺利就业感到恐慌和迷茫,这时帮扶干部送来了福州市2018年事业单位面向定西市公开招聘工作人员的好消息。孙涛通过激烈的笔试和面试竞争,被录取到福清市龙江街道林业站,圆了“就业梦”。
孙涛说,能赴福州市就业,这源于党和国家精准扶贫的好政策,源于福州市和定西市贯彻落实两市人民政府《东西部扶贫协作框架协议》,积极吸引定西建档立卡户家庭未就业大学生到福州就业的重大举措,更源于两市各级领导的关心帮扶。
“一人就业,全家脱贫。这无疑是促进贫困人口脱贫最有效的途径之一。”定西市挂职干部、福州市政府副秘书长虎发仁说。
积极宣传动员,高位组织保障
“记得来福州时由定西市人社局统一给我们买票还特意派两位工作人员照顾,到达福州已经是傍晚了,福州这边专门安排车来接我们到大酒店吃饭住宿,真的特别感动。”2019年通过考试招聘到福州市动物园管理处的我市通渭籍建档立卡贫困户高校毕业生益亚娜说。
近年来,定西市人社局在东西部扶贫协作定向招聘考试中,一方面,大力提升招聘宣传力度。在招聘考试公告发布后,督促各县区及时在其网站、微信公众号同步发布,并专门印发《关于做好福州市企事业单位面向定西市招聘工作人员宣传工作的通知》,要求将招聘信息由县区传达到每个乡镇、每个村社、每一个建档立卡户,确保每一名符合招聘条件的未就业高校毕业生知晓招聘信息并能够参加报名考试。另一方面,竭力组织保障报名、笔试、面试、体检和考核等工作,并严格审核报名条件,保证报名考生都是建档立卡贫困户。特别是,为了减轻考生的经济负担和提高工作效率,两地人社部门携手合作,企事业单位面试采取不受地域限制的远程面试,为招聘单位和面试考生提供公平、便捷的应聘平台。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我市积极落实就业扶贫政策,用好福州市企事业单位定向招聘的每一个指标,确保福州市提供的每一个就业岗位不要浪费、不能浪费,全力保障好定西籍建档立卡学生在福州稳定就业,真正实现“就业一人,脱贫一户”的目标。 郭长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