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天,似乎是最能触发情感的季节,人在秋天仿佛特别的多愁善感,尤其是客旅他乡之人。
雍涛先生于2018年秋冬之际远在异乡,其发表于《砚农斋吟稿》的《秋怀十二首》正是他当时心境的真实写照。“眼惊时序到悲秋,苦辣酸甜到白头”“逢人莫起思乡曲,最怕空梁落燕泥”,悲凉、无奈、惆怅,流露于字里行间。为何心境如此低沉?“暮秋客居他乡,垂垂老矣。”
雍涛先生是一位实力派诗人,世人总能从他的诗歌里发现自己的影子,于是不能不产生发自肺腑的感动。毫无疑问,雍涛先生创作诗词的技巧已然炉火纯青,他运用语言的能力已然驾轻就熟。但最重要的是,雍涛先生对诗歌本质的领悟,有着独特的见解,这需要相应的灵性和气质,才能接近精髓。
他的《秋怀十二首》潇洒大气,既毫无顾忌地写出了特定环境下自己真实的灵魂,又哀而不伤、悲而不凄,他不是在枯燥地说教,而是敞开心扉,以情动人;他让自由精神冲破一切繁文缛节,将一切清规戒律置之度外,他的创造力得到了最大限度的发挥。这一组诗使我们看到真实的人性原来如此丰富多彩。现实生活中的人们,不正是这样吗?
真实是艺术的生命。写真实,就是要发掘人灵魂的真实。诗歌艺术感染力的大小,在于它能否引起读者的共鸣。雍涛先生的《秋怀十二首》,我以为恰如其分地抒发了我们40后这代人的暮年情怀。暮秋暮年客居他乡,种种悲苦是万难排解的。
“酌酒品茶诗友少,客卿试谱太平谣。小院芭蕉尺许荫,画桥流水动歌吟。胸襟豁达何如似?恩怨匆匆一扫空。我把风尘都掸去,只留无刺小蔷薇。凭栏一笑看秋风,南国江天披彩虹……”读着《秋怀十二首》里这许多优雅而豪放的诗句,我们是否感觉到作者由于暮秋客旅所引发的孤独寂寞而向大自然寻求慰藉而意外得到的小感动、小惊喜呢!谭 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