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民生 > 记者观察
让美丽乡村既有“颜值”又有“气质”
时间:2020-11-23 09:56:12 来源: 阅读量:363

让美丽乡村既有“颜值”又有“气质”

——岷县农村人居环境蜕变之路

本报记者 杨晓军 王宏宾

最近一段时间,后成武走路感觉腰板直了起来。每天清晨,他早早起床先将屋里屋外收拾干净,然后悠闲地在村民文化广场溜达一圈。看着自家的照片贴在了村民卫生评比“红榜”上,久违的笑容终于回到了这个50岁农家汉子的脸上。

禾驮镇牛沟村

禾驮镇牛沟村

后成武是岷县禾驮镇牛沟村一社村民,女儿长期在外打工,家中只有他和年过七旬的老父亲。虽然住着砖瓦房,但瓷砖贴面的外墙蒙着厚厚的灰尘,屋内更是漆黑一片,烟熏火燎的墙壁显得黑黢黢的,窗户玻璃也因久未擦拭透不进阳光。“一天饭能吃饱就行了,打扫卫生有啥用。”面对上门做工作的镇村干部,后成武总是懒洋洋地应付着。

作为后进典型,后成武每次在全村人居环境卫生评比中排名最后,上了“黑榜”,在众目睽睽之下感受着被村民作为谈资的尴尬。

人无志不立。看着生活如一团乱麻的后成武一家,驻村帮扶工作队和镇村干部决定先从环境卫生整治入手,帮助他拆除快要倒塌的破旧危房,用水泥硬化了院落,并粉刷了砖瓦房的内墙,添置了崭新的家具。看着昔日脏乱得无处落脚的家变得焕然一新,后成武再也坐不住了。擦洗外墙瓷砖和窗户玻璃,清洁庄前屋后的环境卫生,清洗被褥和衣服,后成武像换了个人似的,每天早上一起床首先打扫庭院卫生,然后才下地干活。

“人居环境整治是一场攻坚战,也是一场人民战,离不开全民参与。”驻村帮扶工作队队长王鸿伟说,在牛沟村像后成武一样虽然吃饱了肚子但生活质量不高的村民不在少数,他们守着残破的危旧土坯房不肯拆除,庄前屋后柴草乱堆乱放,屋内庭院卫生常年不打扫……这些都成为影响脱贫攻坚成效和全面小康成色的突出问题。

为了从根本上改变农村面貌脏乱差的形象,今年以来,牛沟村投入300万元用于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和村容村貌改造提升,硬化巷道16500平方米,新建牛沟河景观围栏600米,安装太阳能路灯150盏,完成33户卫生厕所改造和58户自来水入户,投放公用垃圾箱10个、到户垃圾桶60个,建成公共厕所一个。同时,村上开发了19个公益岗位,安排贫困户和劳动能力较弱的村民当保洁员,对村内主干道和背巷分段包干每天至少清扫两次,每天打扫公共厕所一次,每半月清理一次公用垃圾箱,初步形成了环境卫生保洁的长效机制。

漫步在牛沟村,一座座白墙灰瓦的民居点缀在青山环抱之间,主干道两旁的房屋外墙涂上了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党建宣传、乡村振兴、传统文化为内容的彩绘图案。穿村而过的牛沟河静静地流淌着,河水潺潺,清澈见底,别致的小桥连接着两岸。村民们就近取材利用河道里的石头砌成各式各样的风貌墙,用废旧木料和砖瓦精心打造成星罗棋布的小景观,木栅栏内一个个精致的小花坛鲜花犹未谢尽。村支书后尕正介绍,牛沟村地处岷县东部高海拔半农半牧区,受生产条件和生活习惯影响,长期以来村民卫生意识相对较差,村容村貌在全镇也算得上是个邋遢村。现在经过整治,村子面貌焕然一新,老百姓也有了精气神。

牛沟村的变化是岷县人居环境整治取得显著成效的一个缩影。自2018年以来,岷县着眼于消除“视觉贫困”,在全县范围内掀起了一场声势浩大的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专项行动。特别是今年7月,省委组织部岷县脱贫攻坚挂牌督战推进会后,全县上下以干净整洁为标准,深入推进人居环境集中攻坚行动,下大力气解决农村人居环境脏乱差等问题。

三年来,全县累计投资7.55亿元修建农村公路532.6公里,其中村内巷道278.9万平方米,产业路270.6公里。投入村容村貌整治资金2.196亿元,采取拆、建、治并举的方式,集中开展拆危(违)治乱,改善基础条件,补齐突出短板。先后拆除危旧房屋52882间,残垣断壁22.42万米,烂圈舍、烂厕所、烂大门、草棚圈等共计23383座;完成庭院硬化20292户,建设储藏棚19351座,整治住房环境24643间;完成农村户用卫生厕所改造18012座;为18个乡镇配备垃圾收集转运设备,建设茶埠镇、十里镇、闾井镇等9个乡镇生活垃圾“高温热解气化”垃圾处理厂;完成梅川镇永星村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试点项目建设,编制完成18个乡镇农村生活污水治理专项规划。

随着整治行动的深入开展,岷县广大农村地区人居环境发生了很大变化。行走在岷州大地,所见公路两旁房舍俨然,一面面“会说话”的文化墙、一幅幅“显乡愁”的民俗画,无不展现着美丽乡村的新容颜。

人居环境在不断改善,村民的卫生习惯和思想观念也在悄然发生着改变……

走进西寨镇关上村,保洁员付应彩正在和“同事们”一起清扫路面,他们将一堆堆落叶和牛羊粪便全部归集到一辆绿色的垃圾收集转运车内,清扫过的水泥路看起来干净了许多。在村民文化广场,已进入农闲的村民三五成群地聚在一起,有的在下象棋,有的在聊天。“以前农民一套衣服一年四季都不换,现在的老百姓开始讲卫生、爱干净,一到农闲就会换上干净的衣服,给人一种精神焕发的感觉。”村支部书记马世平说。

 锁龙乡古素村

 锁龙乡古素村

 寺沟镇多纳村

 寺沟镇多纳村

像关上村一样,岷县358个行政村通过推行网格化管理,普遍建立了村规民约和村民固定日清理村庄环境制度、门前三包制度、村庄日常保洁制度、卫生积分奖励制度和环境卫生“红黑榜”评定5项制度,长效管护机制开始发挥作用。村民卫生意识逐步提高,清晨起床打扫卫生的生活习惯业已形成,农户庭院环境更加干净整洁,改厕改圈已经被广泛接受。

麻子川镇吴纳村

麻子川镇吴纳村

西江镇唐家川村

西江镇唐家川村

乡村美、百姓富、精神足,让乡村既有“颜值”又有“气质”,岷县正在交出一份乡村振兴的优异答卷。

扫码关注
新定西客户端
扫码关注
定西日报微信公众号
扫码关注
定西观察抖音号
网站简介
版权说明
广告业务
联系我们
定西市融媒体中心 主办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62120180007
网站备案号:陇ICP备2023000706号 本网站支持IPv6访问 定西市融媒体中心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932-8223526
通信地址:定西市新城区建设大厦综合楼A 1区三楼 技术支持:甘肃新媒体集团九色鹿技术公司
甘公网安备62110202000105号
不良信息举报链接:https://www.12377.cn/
“打假治敲”专项行动举报专区: 电话:0932-8211976 邮箱:dxxwxc@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