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定西·定西日报记者 文爱凤
岷县军强电子商务有限公司总经理、岷县电子商务协会会长於军强,是互联网上响当当的“当归哥”。
这位朴实厚道的网红青年电商有着一颗与其他创业者不同的富民心。让定西药农搭上电商致富快车,是他不懈奋斗追求的梦想。
淘宝开网店:
“岷县当归人家”卖出第一单岷归
於军强出生在一个贫困家庭。由于母亲常年生病,16岁那年,他离开学校承担起养家糊口的重任。在外打工的10多年里,他当过建筑工人、酒店服务员、企业采购员、销售员,但依然没有改变家庭贫困状况。
2009年,对於军强来说是极不平凡的一年。因为在这一年他知道了互联网、听说了“淘宝”购物,并出于好奇,开始接触电子商务。
“那一年我在西安打工,得知家乡的中药材当归、黄芪虽然丰收了但行情不好卖不出去,乡亲们愁眉不展。我思来想去,觉得药材滞销的主要原因是信息闭塞和交通不便。”於军强说,于是他就让父亲给他邮寄了一些药材,下班后他就到市场上去摆地摊。但是接连出去好多天,连一个顾客都没有。
“后来有一天,一位大学生模样的年轻人看我拿着药材在市场上转悠,就对我说,‘这里的药材商很少,你应该到淘宝上去卖,那里想要购买药材的人多。’”这是於军强第一次听说“淘宝”两个字,但当时他并不知道“淘宝”是什么,想着是不是一个更大的药材交易市场。他就问那学生“淘宝”在哪里,怎么走,坐几路车?那个大学生告诉他说,“‘淘宝’是一个网上交易平台,就是在电脑上把产品展示给大家,让全国各地需要药材的人联系你,找你买。”於军强感到非常好奇,于是就去网吧看“淘宝”网站,看网上是怎么卖货的。
从此以后,於军强每天下班后,要么在书店看书学习,要么在网吧学习上网,就这样每天坚持着,在互联网知识慢慢入门后,他又如饥似渴地学习电子商务专业技能。
不久,家里来了电话,说县上要发展电子商务,乡上的驻村干部询问在外打工的人有没有想回家创业的。
“真是机缘巧合啊,我眼前一亮,我之前的所有努力不都是在为回乡创业做准备吗?现在国家鼓励电子商务,我为什么不回去试试?在家门口创业,既可以挣钱又可以照顾老人孩子,这是我梦寐以求的事情啊!”说起当初回家创业的情景,於军强情绪有些激动。
于是,於军强用自己仅有的5000多元钱买了一台电脑,满怀信心地回到了老家。
没想到他一回村就遇到一个拦路虎——村上没有通网络。好在岷县商务局和驻村干部积极帮他联系电信局解决了网络问题。
村上接通互联网后,於军强立即创办了淘宝网店“岷县当归人家”。可是淘宝创业的困难程度、淘宝系统的复杂程度,远远超出了他的想象。由于他对互联网推广的各项技术刚入门,身边又没有一个能指导他的人,他的产品上架一个月没有卖出去一单!
就在他最困难的时候,他遇到了人生中的第一个贵人——扬州的一位客户。
“那是一个冬天的早晨,我正在浏览自己的网店页面,突然有一条订单消息弹了出来。一位扬州的买家在我的网店拍下了当归,我怀着复杂的心情把这份当归邮寄了出去。当时我内心既激动又忐忑,不知道他对货品是否满意,也不知道他是否能看得出岷县当归的价值。”就这样,他在煎熬中度过了一个星期后,收到了来自扬州顾客的信息。“‘当归品质非常好,特别满意。’看到这个评价,我顿时热泪盈眶,感觉自己一路的坚持和艰辛没有被辜负。”於军强告诉记者,后来,那位客户还把他的网店介绍给了自己的同事和亲戚。从此,网店慢慢有了订单,生意逐渐有了起色,这让他看到了成功的希望,做好电商的信心也更加坚定了。
后来,随着业务量的增加,於军强便吸纳村里贫困乡亲帮忙打包发货,为他们支付工资。就这样,通过不懈努力,运营团队逐步壮大,电商销售规模不断扩大。
网红“当归哥”:
让定西道地中药材走向五湖四海
乡亲们听说於军强通过互联网卖药材收入好,但是他们自己却不敢尝试,一直持观望态度,因为对于他们来说,互联网是陌生的。
於军强看在眼里急在心上,如何带动乡亲们参与互联网创业致富成了他最大的心事。每天一有空,他都会挨家挨户上门为乡亲们做思想工作。可是於军强的游说收效甚微,乡亲们只相信在市场上一手交钱一手交货,怎么也不相信在电脑上打字就可以把药材卖成钱。
上门劝说行不通,於军强又另想了办法,“要让乡亲们尝到甜头,那我就自己吃点亏吧。”他说,当时他就用高于市场2到3元的价格收购乡亲们种植的药材。这个方法还真奏效!不仅缓解了他的网店货源不稳定的压力,也让乡亲们对电子商务了解越来越深。
当村上乡亲们喜欢上互联网后,於军强又开始思考如何扩大网络销售的规模,带动更多乡亲们脱贫致富奔小康!于是,他建立了一个微信群,把村上的年轻人全部拉到群里,告诉他们自己的想法。“可是效果并不理想,由于操作技术的限制,大家对电商望而却步,不敢尝试。”为了打消他们的顾虑,於军强在2013年成立了岷县电子商务协会,抓住外出务工人员回乡过年的机会,开展电子商务技术免费培训,邀请淘宝天猫专业老师前来讲解授课,还用自己的经验把专业的电子商务知识通俗易懂地讲给乡亲们听。
在参加多次培训后,有一部分人放弃外出打工的想法,跟着於军强做电商,这其中也包括大学生许世清。
许世清大学毕业后一直在兰州的水电企业工作,月工资4000元左右。在於军强多次的拜访劝说后,许世清终于动了心要加入於军强的团队,并且不顾家里人的反对,辞去了兰州的工作。
许世清说,“於军强的坚持和团队的活力打动了我,现在有这么好的创业条件,那就趁年轻拼一次!”
现在,许世清已经在於军强的电商公司工作了三年有余,从最初打包发货,一路成长为现在年薪10万的店长。
於军强高兴地说,“小许现在是我最重要的员工之一,更是我并肩战斗的兄弟,我们各自都为当初的决定而欣慰!”
经过多年的摸索,如今於军强走上了“电商+合作社+农户”的发展路子。每年,他通过合作社与农户签订供货协议,以高于市场价收购乡亲们种植的药材,合作社社员由原来的几户人增加到现在170多户,合作社的力量不断发展壮大。
可是於军强清楚,电子商务是竞争性极强的行业,风险极大,稍有懈怠就有可能被行业淘汰。“我经常告诫自己,一定要努力让自己做得更好,把家乡更多的药材通过互联网卖出去,带领更多的乡亲们增加收入!”於军强说,为了这个梦想,他不断调整发展思路,坚持打造“岷县当归哥”这一天猫、淘宝品牌,保价收购乡亲们的药材。其次,他还在商品品牌化和优质优价上下功夫,精心设计能承载岷县风土人文的产品,满足消费者的个性化需求。
如今,以“当归哥”为品牌的岷县军强电子商务有限公司,通过淘宝、天猫、京东、微信、微店、线下等渠道,带动返乡青年创办网店13家,年销售额达到2000万元以上,销售网络覆盖全国13个省、市,乡亲们种植的当归、黄芪、党参等名优中药材,通过网络走向五湖四海。
如今的於军强,收获了省级电子商务导师的桂冠,他的电子商务企业也荣获省级示范企业、省级优秀扶贫带贫企业以及甘肃省优秀网店等荣誉。
如今,在和於军强一样的电商从业者的努力下,岷县培育天猫店18家,京东店5家,淘宝、微店、拼多多、1688等各类网店1000多家,电子商务企业69家。带动电商从业6900余人,带动贫困群众5900余人,全县电子商务销售总额达到1.42亿元,网购金额1.57亿元。
历经风雨,方见彩虹。在决战脱贫攻坚决胜全面小康的征途中,一大批於军强一样的电商创业者以星星之火推动电商事业成燎原之势,为推动我市农产品电商化、品牌化、标准化贡献了青春和汗水。截至目前,全市共建成县级电商公共服务和物流配送中心7个,乡级电商公共服务站和物流分拨中心119个,实现100%全覆盖;村级电商公共服务点1432个,覆盖率达到78.3%。全市共建有各类活跃电商及网店4041个,其中电商企业318家;2020年1-11月,实现电商农产品销售6.23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