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化 > 艺苑
东方其人 东方其诗
时间:2020-12-31 20:32:58 来源: 阅读量:164

李东方是我的战友,其诗结集出版,嘱我作文记之,我欣然受命,以为祝贺。

我们曾在天山深处一个叫板房沟的地方一起服役,同在一所军校,我当教员,他在训练处任参谋,工作业务上,他算是我的上级。那时,俩人同是中尉,二十多岁,又恰好都是文学青年,平时除了工作交流外,还多了几分文学上的交流和亲近。

多年以后,当东方将他两百多页的诗稿发给我时,我惊讶于他这么多年来对诗的坚持。两百多页长长短短的句子,构成了他诗歌的原乡,阡陌交通,在诗行的排列中井然有序。读他的诗,如入一间干净疏朗的诗歌小院,没有阴暗潮湿的意象,也没有晦涩曲折的修辞,满篇都是窗明几亮,满篇都是生机勃勃,哪里该有一棵树,这棵树就恰如其分地站在那儿,哪里该有几朵花,就会有一丛花在那儿等着你;丝瓜上架,鸡鸭入笼,一切都是那么有秩序,又是那么自然。初读他的诗,我甚至莫名其妙地想到了《颜氏家训》中的一句话——“黎明即起,洒扫庭院”。这不是说东方一直保持着写诗的习惯,而是说,他一直以诗的方式,将自己的人生规划和打扫得干净利落。这既是一种生活的情趣,也是生活的智慧。这些年,我见过不少诗人以诗的名义稀里糊涂地把自己的生活搞得一团乱麻,而缺乏对自身清醒的认识和对生活的反思。诗人这两个字在今天甚至成为了一种可笑的称谓,多少人在年少轻狂时着魔一样地爱着诗写着诗,后来他们却对诗反戈一击加以嘲笑,这是内心的成熟还是对年轻的反叛,我们不好评说。在物欲汹汹的今天,写诗早已经不是热闹的时尚和自我的装饰,诗人也已经失去了他曾经有的桂冠,他衣衫褴褛地孤独行走在喧嚣的时代中,只有极少数的人能够辨认出。但我能感觉到东方对诗人这两个字的看重,对自己诗人身份的珍惜。为此,我要向他致敬。

读东方的诗,就仿佛拿着诗的积木在拼图,而我总是能够很愉快地将这些积木拼成印象中的东方其人。这也说明东方的诗真实真切,诗如其人。

读东方的诗,每每有大漠戈壁、胡杨红柳的意象扑面而来,这与他多年南疆戍边的生活经历有关,当然,我猜想也与八十年代“新边塞诗”的潮流有关。但细读便会发现,学新边塞诗的人很多,在他们的诗中,戈壁、长河、落日这些词多是服务于雄浑坚硬的诗风需要,也的确造就了一种独特的西部诗风。但东方的诗不同,他即便是写戈壁滩上的一丛孤独的骆驼刺、一棵剑戟横天的胡杨树,读到的也是一种温情。他的诗不冷不硬,不贴假胸毛,不装牛仔范,完全没有迎合当时西部边塞时的那种风尚,而是完全依着自己的性情写,这在当时是一种多么可贵的坚持。

我这么说,可能容易让读者把东方想象成一位柔弱的、徐志摩式的诗人。但恰恰相反,生活中的东方是个虎步鹰目、仪表堂堂的汉子。他也是我的战友中少有的有政治家气质的人,这种气质这么多年来一直让我印象深刻。他似乎天生拥有政治家的魅力天赋,有极强的政治远见和号召力,看问题总是能一针见血。常常享受他大碗喝酒、大块吃肉、酒酣耳热时的那种滔滔宏论,谈中国历史谈国际政治,抽丝剥茧条分缕析,但又绝不是那种神侃。在处理各种现实工作问题和复杂的人际关系时,总显得那么游刃有余而又体面庄重,丝毫没有一些单位老油条身上的庸俗之气,甚至能将很多一地鸡毛的琐屑事务在不动声色中做得天圆地方。我一直觉得他是将军的料,但后来他没有在将军之路上继续前行,而是突然退役下海经商,生意也做得红红火火。

在现实中,如此人情练达的他,在诗中却一直保留着稚子之气。这肯定是他不自觉和潜意识中的一种美学选择。有的人,在生活中看似懦弱,却在诗中多杀伐之气,有的人看似在生活中刻板沉默,在诗中却炽烈如火,也许人和诗是需要互补的,你很难说哪个是真哪个是假。读他的诗,你完全感觉不到他是一个世事洞明的老练军人,而是一个纯粹的孩子式的吟唱,那么动情,那么真挚,那么美好。似乎是用诗的筛子有意过滤掉了那些岁月的灰尘和黯淡,小心地将自己内心最珍惜的东西仔细保留。这一点尤其打动我,在历经了生活这台庞大机器的磨砺搅拌和浸泡勾兑之后,他仍然保持自己那颗饱满的、充满生机的初心。

东方并不是一个一味沉浸于自己世界的诗人,以我对他的观察和了解,作为诗人的他,是一个对外部世界有着敏锐观察力的诗人。在我接触的很多诗人中,大都长于对自身内心的观照,注重内心的感觉,或粗砺或细腻地将自己雕刻成诗的容器,而往往缺乏对世界的观察。东方则不然,他对人对物有着很强的共情能力,我总觉得,共情能力是判断一个作家和诗人有无艺术天赋的一个标准。在一起工作时,不时地听他对一些生活往事的描述,或者是对一篇小说的构思,他对人和事在细节上的观察和把握,描述和铺陈,往往让我听着惊心动魄,心里暗暗佩服。记得他曾经跟我说过他写的一篇小说,写一个医生入住宾馆的故事,他将医生进入宾馆时对床单、椅子、马桶的警惕写得妙趣横生甚至触目惊心,由此我觉得东方不仅是个诗人,更兼具小说家的天赋,他对细节的捕捉能力,对人心的把握能力,讲故事的魅力,都显示出他有着出色小说家的潜质。真的希望东方能在小说上开辟一片属于自己的文学疆土。

生活是一次长途旅行,不管你走得多远,也不管你当初背负了多少,到头来,那些令你始终不曾放弃的东西,那些令你坚持的东西,才是真正属于你的,才是你生命的底色。年轻时的东方是一位热血文学青年,跟很多文学青年一样,他痴情于诗,乐于诗也痛于诗。但当诗的大潮退却后,真正的诗人,便如江上青峰,巍然地向我们走来。

“诗是他,诗人也是他”。舒婷曾经这样评价过一位诗人,我想,这句诗,放在东方身上也正合适。

曲新志

扫码关注
新定西客户端
扫码关注
定西日报微信公众号
扫码关注
定西观察抖音号
网站简介
版权说明
广告业务
联系我们
定西市融媒体中心 主办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62120180007
网站备案号:陇ICP备2023000706号 本网站支持IPv6访问 定西市融媒体中心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932-8223526
通信地址:定西市新城区建设大厦综合楼A 1区三楼 技术支持:甘肃新媒体集团九色鹿技术公司
甘公网安备62110202000105号
不良信息举报链接:https://www.12377.cn/
“打假治敲”专项行动举报专区: 电话:0932-8211976 邮箱:dxxwxc@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