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化 > 艺苑
唢呐吹奏:漳县农村红白喜事的重头戏
时间:2021-01-15 17:37:39 来源: 阅读量:240

新定西•定西日报记者 文爱凤

唢呐是中国民族吹管乐器的一种,管身木制,呈圆锥形,上端装有带哨子的铜管,下端套着一个铜制的喇叭口,又称作碗。唢呐由哨、气盘、芯子、杆和碗五部分构成。

3

唢呐在漳县民间流传较为普遍,在漳县的部分乡镇,尤其是武当乡、新寺镇,遇到娶媳妇、给孩子办满月的喜事,或者老人去世的丧事,主家一定会请唢呐队来家中吹奏。这一方面是为了营造“过事情”(农村人对红白喜事的特称)喜庆热闹或悲伤哀婉的氛围;另一方面,是否请唢呐队也是村里人判定主家将“事情”办得阔不阔气的一项重要指标。如果谁家过红白喜事没有请唢呐队,村里人就一定会认为这家人穷,请不起唢呐队。所以,为了营造“过事情”的氛围,为了挣足面子,一般人家在“过事情”时都会请唢呐队。

4

将唢呐艺人请到家中后,主人会单独给他们安排一个位置(一般在院子的中心位置或者上房台阶的侧方),摆上饭菜、酒水、糖果招待着。漳县的唢呐队一般由四个人组成,两个人负责吹奏唢呐,一个人负责敲鼓打锣,另外一人则负责拍䥽。唢呐艺人会根据不同的场合和时间,吹奏不同的曲调,把人们的喜怒哀乐表现得淋漓尽致。

正常情况下,唢呐艺人们就坐在主家安排的位置上演奏,通常他们吹奏半个小时左右后,就会歇息一会;但当他们觉得氛围不够热闹时,就会再度开始吹奏,反复如此。当男主人的“外家”和女主人的“娘家人”等重要亲戚来时,唢呐队要随主人出门去迎接,他们就一路吹奏着唢呐,将这些重要亲戚迎接到家中。像其他的亲戚是不需要唢呐队亲自出门吹奏迎接的,这反映出当地人对“外家”和“娘家人”的分外尊重。

唢呐艺人总能运用自己的技艺,将曲子吹奏得像演戏似的,时而轻快活泼、诙谐幽默,时而抒情浪漫、充满生机,整个婚宴酒席的气氛就变得活跃起来。丧事上的唢呐艺人,除了调节气氛,还起到了给主人及前来追悼的亲朋陪夜的作用。唢呐的白事调总能将主人的忧伤、思念、凄美等情绪抒发其中,让人回忆起与逝者相伴的时光,催人泪下。

在漳县农村,大家听到村子里响起唢呐声,不需要刻意通知,全村人就知道无论多忙都该放下手里的活计去家里陪陪主人,慰问、安慰一下。喜事就更不用说了,整个村子都能很快感受到娶媳妇、办满月宴的欢乐氛围。

扫码关注
新定西客户端
扫码关注
定西日报微信公众号
扫码关注
定西观察抖音号
网站简介
版权说明
广告业务
联系我们
定西市融媒体中心 主办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62120180007
网站备案号:陇ICP备2023000706号 本网站支持IPv6访问 定西市融媒体中心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932-8223526
通信地址:定西市新城区建设大厦综合楼A 1区三楼 技术支持:甘肃新媒体集团九色鹿技术公司
甘公网安备62110202000105号
不良信息举报链接:https://www.12377.cn/
“打假治敲”专项行动举报专区: 电话:0932-8211976 邮箱:dxxwxc@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