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九加一九,耕牛遍地走。”每到春耕时节,我会自然而然地忆起以前家乡辛勤播种的耕牛。
我的家乡属于地地道道的农村。千百年来,村民们以务农为生。每年春分节气一过,沉寂了一个冬天的黑土地便“活跃”了起来——田间地头,处处涌动着男人们手扶犁铧翻地、女人们臂挎竹篮撒籽的热闹景象。看着一对对耕牛低着头往前使劲地拉着犁铧、种子随同翻滚的泥土快速地滑落到土壤里,村民们打眼里有说不出的高兴。
为了尽快完成春耕任务,村民们得早起下地、晚归歇息。这样一来,在忙于春耕的那些时日里,从早到晚,家家户户的耕牛几乎闲不下来。只有在村民们午休吃干粮的时候,耕牛才能原地站立休息一会儿。这时,只见它们喘着粗气,不时打着喷鼻。这不,它们脖子上背着弓形木头索套的部位,皮肉往往被磨得鲜红。但这一切对忠厚老实的耕牛来说,算不了什么。歇息片刻之后,仍旧会使完全身力气拉着铧犁一圈一圈的耕种起来。晚上,当它们拖着疲惫的身躯回到圈舍时,完成一天任务的欣喜在那坚实的喉管里迤逦成富有节奏的反刍声……
耕牛不但是村民们春耕的主力军,而且还是他们拉运东西的好帮手。一到秋天丰收时节,往家里拉运青稞、小麦、大豆、油菜等农作物时,耕牛就派上了用场。当它们拉着载满农作物的架子车缓缓行走在崎岖不平的山路上时,路人无不交口称赞。若村民们到15公里远的镇子上去赶集,耕牛也会大显身手——踏着稳健的步子,将凝结着主人沉甸甸希望的农作物拉运到集市上。待主人用卖农作物的钱购买好日常生活用品,耕牛又一声不吭地将其拉回家里。
耕牛,漫步在田野山道上,走过的却是踏实;耕牛,未尝恩典宠爱,留下的却是奉献。是它,帮助农人们完成了耕种的任务;是它,将农人们的希冀播撒在了希望的田野。
近年来,农村的发展日新月异,农人追梦的脚步不肯停息——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和各项惠农政策的陆续出台,昔日的耕牛和架子车渐次淡出人们的视野,取而代之的是名目繁多的“铁牛”和“汽车”。故春耕时节,在田间地头再也很难见到昔日那甩着尾巴、奋力前行的耕牛了;在通往田地或集镇的道路上,再也见不到“咯吱咯吱”的架子车了。但耕牛从时光里走过,留下了圈圈年轮,并定格在农村每一个人的甜蜜的回忆里。
在又一个别样的牛年里,让我们将有关耕牛的美好故事安放在岁月的窖藏中,并让自己努力做一头健壮有力的“耕牛”吧。以便在撑过岁月的风风雨雨后,成就璀璨,继而妙音回旋……
贾俊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