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爱凤
蕨菜,是我们最熟悉的山野菜之一,也被称为“山菜之王”。明代罗永恭曾这样描写蕨菜“堆盘炊熟紫玛瑙,入口嚼碎明琉璃。溶溶漾漾甘如饴,但觉馁腹回春熙。”说的正是蕨菜的鲜香。
蕨菜,别名蕨萁、龙头菜、山凤尾、如意草、蕨儿菜、猫爪子等,多生长在山区土质湿润、肥沃、土层较深的地方,喜欢蔽荫或散射光线环境,是凤尾蕨科多年生不开花草本植物,其春季拳卷的嫩叶可食用。我国有文字记载的蕨菜始于《诗经》:“陟坡南山,言采其蕨”。
在家乡漳县的四族镇、石川镇等地的山林阴湿地带,蕨菜生长得比较繁盛。春天来临后,经过几场如酥细雨的浇灌,一片片嫩嫩的蕨菜便争先恐后地从黑黝黝的土地里钻出来。看吧,一棵棵娇嫩的绿茎举着“小拳头”笔直地站在野地里,像等待检阅的士兵。宋朝诗人黄庭坚有诗曰“嫩芽初长小儿拳”,蕨菜嫩叶蜷曲尚未展开之时,犹如紧握的小儿拳头,此时采摘食用效果最佳,如果等叶子放开,那就老了,不仅口感不好,而且营养价值也会大大降低。这个时候,当地人便开始呼朋引伴去采蕨菜。由于蕨菜是一种连生植物,发现就是一大片,要不就是一株也没有,所以人们在辛苦跋涉一天后,不一定会满载而归,这主要得看你能否找对蕨菜生长的地方。
我的婆婆家住在四族镇的山区,她家门前是绵延不尽的大山,山上各类树木郁郁葱葱、野菜野花野果品类多样、珍稀物种也有不少。春夏时节,山上的树绿了、野花也开始相继绽放,层层叠叠的山峦变得五彩缤纷,美不胜收。门前溪流潺潺、鸟鸣啾啾、花草香味沁人心脾,仿佛世外桃源。同样的,这里也是蕨菜的繁盛地带。春夏时节,婆婆家的餐桌上总有一道凉拌蕨菜,而我是顶喜欢这道菜的,每次都吃得津津有味。
说起蕨菜的吃法,最常见的是凉拌蕨菜。凉拌蕨菜的做法极为简单,将新鲜的蕨菜用清水反复冲洗几遍,洗去浮土和表面的绒毛,先用滚水焯烫,再用冷水浸泡半日,这样能够去除蕨菜的黏液和腥味。泡好的蕨菜,用刀切成小段,再佐以酱油、醋、小米椒等调料拌匀即可。
除了吃当季的新鲜蕨菜外,家乡人还会将采来的大部分蕨菜用盐腌制或晒成干蕨菜,然后贮存起来,在冬季和春节的时候食用。用盐腌制蕨菜时,要选择粗细整齐、色泽鲜艳、柔软鲜嫩的蕨菜,然后将长短、粗细一致的用橡皮筋扎成小束放进坛子里,加入适量的盐末腌泡。干制蕨菜时,需把采下的蕨菜稍加蒸煮,再摊开晒干(或烘干),然后收藏保存,食用时先用水泡发,再加以烹制即可。盐腌蕨菜与干制蕨菜比较起来,我更喜欢盐腌蕨菜,因为我觉得它更多的保存了蕨菜的原味。不过,干蕨炒腊肉也是一道不错的美味菜肴。
过春节串亲戚时,把酒言欢之际,若有一道凉拌蕨菜作为下酒菜,那便是最好不过的事情了。春节时期的蕨菜,是最受大家欢迎的一道美味,比那些大鱼大肉要吸引眼球得多。
作为食物,蕨菜不仅风味独特,而且营养丰富。蕨菜含有粗蛋白、粗脂肪、膳食纤维、胡萝卜素、氨基酸、维生素及微量元素等营养成分。含有常见的16种氨基酸,其中包括人体必需的八种氨基酸。蕨菜还含有胆碱、麦角固醇等营养物质。研究表明,蕨菜中主要营养成分含量较常见蔬菜高,维生素含量丰富,种类齐全,维生素B2、维生素C含量高于一般蔬菜。
蕨菜的滋味,不仅是美食的味道,还是大自然的味道,更是健康的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