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中有阳光 笔底含温情
——读史铁生《我与地坛》的感悟
管淑平
生活的琐碎如水奔流,不经意间一朵小浪花的欢腾,就足以让心灵难以招架。然而,当我捧起史铁生的《我与地坛》这本书时,心中的烦恼便烟消云散了。
邂逅这本书是在中学时期。那时的我正青春蓬勃,然而屡屡碰壁的成绩,却又不得不令我心生烦闷。看着试卷上大大的红叉,我有一种将试卷撕掉的念头。这时候,在身旁的母亲便耐心地叮咛了一句:“觉得烦闷的时候,就读读史铁生吧!”说着,母亲就将一本用紫色书皮包装过的书递了过来。
走进这本书中,我的性情也变化了不少,从原来的做事急躁,到后来的从容稳重。是的,在史铁生面前,我的那些挫折太微不足道了!史铁生对生命的思考是从他的残疾开始的。他常摇着轮椅到地坛静静地待着,感念母亲,读书写作,思考命运和人生。
地坛,是作者家旁的一个园子,那里有他精神的归处。“蜂儿如一朵小雾稳稳地停在半空,蚂蚁摇头晃脑捋着触须,猛然间,想透了什么,转身疾行而去;瓢虫爬得不耐烦了,累了祈祷一回便支开了翅膀,忽然一下升空了;树干上留着一只蝉蜕,寂寞如一间空屋;漏水在草叶滚动,聚集,压弯了草叶,轰然地摔开了万道金光。”
作者坐在地坛中,时间从他身边轻轻地流过去,然而思想的精华早已经漫过了他的内心。一个普通的园子,在作者的笔下生了花,变得盎然有生气。更令人敬佩的是,从这短短的话语中,就能联想到一幅画,感知到他笔触的舒朗,情感的细腻,思绪的飞扬。
作家王蒙曾说:“自己丰富,才能感知世界的丰富;自己善良,才能感知世界的美好;自己坦荡,才能逍遥地生活在天地之间。”读史铁生的文字就是这样,给人源源不断的生命力量。就像他在文章中所写:“它剥蚀了古殿檐头浮夸的琉璃,淡退了门闭上炫耀的朱红。”
这里的“它”其实是祭坛,祭坛能剥蚀琉璃,能淡退朱红吗?本是一个被动句,作者却用了主动,究竟想表达何种意味呢?经过仔细思考,不难发现,作者应该是想说地坛主动的丢掉了身上的那些浮华,慢慢地悟出了生命的真谛。不错,这就是史铁生,既伟岸又睿智,你读着他笔下的那些文字,内心变得明净,充满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