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小冬
2020年10月23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纪念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指出:“在波澜壮阔的抗美援朝战争中,英雄的中国人民志愿军始终发扬祖国和人民利益高于一切、为了祖国和民族的尊严而奋不顾身的爱国主义精神,英勇顽强、舍生忘死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不畏艰难困苦、始终保持高昂士气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为完成祖国和人民赋予的使命、慷慨奉献自己一切的革命忠诚精神,为了人类和平与正义事业而奋斗的国际主义精神,锻造了伟大抗美援朝精神。”
伟大抗美援朝精神跨越时空、历久弥新,必须永续传承、世代发扬。
一、人的因素是战斗力生成的根本源泉
毛泽东同志总结抗美援朝战争时说:“我们的经验是,依靠人民,再加上一个比较正确的领导,就可以用我们的劣势装备战胜优势装备的敌人。”依靠人民,就是最大限度地调动各级指挥员、全体作战人员的主观能动性,使他们能围绕同一个目标自觉积极地展开行动。抗美援朝战争中,毛泽东、彭德怀之间的往来电报有“一尺多厚”,电报的密集程度之高,所涉及的战役细节程度之深世所罕见。即便如此,毛泽东向彭德怀发出的大量电文中,结尾通常都是“按情况酌定”“酌办”这样的语句。给予指挥员战争指挥上充分的自主处置权,极大地发挥和调动了指挥员的主观能动性,最终取得了良好成效。连续取得了3次战役胜利后,部队减员严重,要完成既定作战任务,困难重重。彭德怀司令员回国向毛泽东同志详细汇报了朝鲜前线敌我情况和志愿军所面临的严重困难,表明了朝鲜战争不能速胜的观点,毛泽东同志认真听取汇报,对第三次战役结束不久所作的乐观估计进行修正,及时调整方针,明确指示:“朝鲜战争能速胜则速胜,不能速胜则缓胜。”在战略上明确了抗美援朝战争灵活又机动的方针,实践证明是极其英明的。
二、把握规律、积极作为、因敌而动是赢得胜利的根本保证
抗美援朝战争是一场武器装备优劣悬殊的战争,正因如此,我们付出了沉重代价,但是我们把握战争规律,实施科学的战争指导,灵活应对,积极作为,最终赢得了战争,在军事指挥艺术上谱写了历史新篇。
坚持从实际出发,具体情况具体分析,从中找出行动规律,并应用这些规律于自己的行动,力求主观指导符合客观实际,是我党在长期革命实践中积累的宝贵经验。在志愿军出兵前夕,毛泽东和彭德怀根据当时的敌情商定,“只打防御战”,6个月以后再谈进攻的问题。但我军入朝后战场形势已急转直下,敌人长驱直入,分兵冒进,志愿军已不可能先敌进入预定的防御地区,且敌人完全没料到我军会出兵参战。鉴于形势变化,毛泽东同志果断地放弃了原定的计划,决定立即反击,连续向敌发起了入朝以来的第一次、第二次战役,给骄进之敌以重创,使志愿军和朝鲜人民军取得了由防御转入进攻的主动权,稳定了战局。
面对新的敌人、新的战场,既善于依据实际情况下定决心,更善于依据实际情况变化适时改变决心,因时制敌,是我党、我军的传统。抗美援朝战争进行到1951年6月,经过连续5次战役的激烈较量,战争陷入胶着状态。地面部队方面,中朝军队在数量和战斗力上具有明显优势;海、空军方面,美国又居于绝对优势,总体上双方军力基本形成均势。毛泽东同志根据实际情况,及时确定了争取以和谈结束战争的新的战略目标,毅然取消了第六次战役计划,以军事打击为主变为军事打击和谈判斗争相结合,“持久作战,积极防御”,以打促谈,制敌而不为敌所制,终于迫使敌人停战求和。
应当看到,以毛泽东同志为代表的党和国家领导人在这场战争中成功地驾驭了国内、国际两个大局。在国内,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服务于战争需要,在国际上,积极争取苏联援助,成功利用国际矛盾,积极争取和创造有利于我国的国际战略格局,在分化瓦解敌对同盟上取得了成功。
三、抗美援朝精神为弘扬爱国主义精神提供强大动力
伟大的抗美援朝战争淬炼的爱国主义精神,深刻地教育了一代又一代的中华儿女,内化为中国人民的精神标识。当代中国,爱国主义的本质就是坚持爱国和爱党、爱社会主义高度统一。
要热爱中华人民共和国。古往今来,爱国主义精神深深流淌在中华民族的血脉中,是激励中国人民战胜强敌、保家卫国的强大精神力量。人民有信仰,国家有力量,民族有希望。只要永怀爱国之心、报国之志,中国人民就能凝聚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磅礴力量。
要热爱中国共产党。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是爱国主义精神的坚定实践者和伟大捍卫者,国家和人民的前途命运与党的前途命运息息相关。热爱中国共产党,就是要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只有自觉与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切实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才能在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中谱写新时代的华丽篇章。
要热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的抗美援朝精神激励着我们时刻铭记“祖国和人民利益高于一切”的原则,当严峻形势和斗争任务摆在面前时,为了祖国的尊严,为了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骨头要硬,要敢于出击,敢战能胜。
[作者为中共定西市委党校(定西市行政学院)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