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化 > 艺苑
人间至味是沧桑 ——读王安忆长篇小说《一把刀,千个字》
时间:2021-08-16 16:59:51 来源: 阅读量:185

黄 山

王安忆用清代美食家、文学家袁枚创作的对联“月映竹成千个字,霜高梅孕一身花”作为她的长篇小说《一把刀,千个字》的题记,以我的理解,她是在“一语三关”。

第一个意思是暗指她的这部长篇小说与美食、美食家、厨艺有关;第二个意思是暗示芸芸众生中的每一个小人物都有各自的个性和命运,而越是艰难困苦的环境越是能孕育出异彩纷呈的人生;第三个意思是隐喻着一把刀下塑造的千姿百态的美味佳肴是无穷无尽的,有无数个造型,内涵丰富,延绵不绝。

王安忆把她的这部20万字的长篇小说的题目定为“一把刀,千个字”,在我看来,也是大有深意:“一把刀”实质是指小人物陈诚个人的人生轨道,“千个字”实质是指他人生中的喜怒哀乐、爱恨情仇、悲欢离合,关涉甚广。

小说分“上部”“下部”“后来”三个部分,讲述了两个不同时空的故事:“上部”从上世纪中叶开始讲起,主要讲述淮扬菜名厨陈诚的成长故事;“下部”从上世纪三十年代讲起,主要讲述主人公的家世渊源、小时候模糊的记忆、遥远的东北,上海嬢嬢的亭子间……故乡的一切;“后来”讲的其实就是“当下”主人公及其亲友的情形——“现状”被王安忆“一笔带过”,干脆利落地结束了整部小说。

王安忆大量篇幅写的是“人间至味”——美味佳肴,透露出的却是人生的“沧桑”。

从寒冷的东北雪乡颠沛流离到上海,从上海费尽心思移民到大洋彼岸纽约法拉盛;从拼命学习技艺的学徒到名扬纽约大都会上流社会宴席的大厨;从“一把刀”的施展腾挪到个人对命运的抗争。一个小人物的半生在动荡不安中寻求岁月静好,在身不由己的大环境下又被迫为谋生迎来送往。

是机缘巧合,也是命运安排,共同的困境却把生命中的另一半推给了主人公。奇妙的姻缘伴随着生存信念对人性的考验。

一面是近百年,包括特殊时代的历史风烟,一面是油盐酱醋烹制的美味佳肴被端上现实的餐桌。

王安忆擅长于把宏大的历史叙事浓缩到一个家庭或几个家庭几代人的悲欢离合里。时代在变,人的命运也在变。无论是血浓于水的祖国家乡的亲人、乡邻,还是大洋彼岸一见如故的新朋友,都在车水马龙、人间烟火气中凝聚、消散、生生不息,却逝者不可追。

主人公的回沪奔丧之旅,使主人公唏嘘不已:“离开多年,却发现这里的人对他并不陌生,是因为嬢嬢,还有师师她们家吧。”然而,嬢嬢去世了。

在故乡由旧车间旧厂房改造的艺术展室,主人公忽然察觉到了“这地方他来过,就是爷叔带来洗澡的钢厂。……眼泪像决堤的洪水,倾泻而下。”

那眼泪,“不晓得蓄了多少时日,又是怎样的成分,滚烫的,烧得心痛。”这是王安忆整部小说的点睛之笔。20万字的长篇小说也在此戛然而止。

对于名厨陈诚来说,泪眼朦胧中,人间至味是沧桑。一把刀,千个字,一个小人物的人生,是无法用简单的语言、一两句话说得清的,就像那“不晓得蓄了多少时日,又是怎样的成分”的眼泪。

王安忆通过小人物陈诚的家庭变迁史从多个角度和侧面反映百年社会变迁史,诠释着一个人、一个家庭乃至一群人的命运在动荡与机遇并存的特殊岁月中被生活的洪流所裹挟、所重新塑造的可能。这就是王安忆小说叙事的高明之处——在书写特殊历史时期时,是从个人、家庭叙事的立场呈现背景的宏大,而不是从宏大的叙事出发,轻描淡写个人、家庭的命运。这使读者更易“触摸”、“回味”那遥远、陌生而又“熟悉”的时代的背影。

王安忆长篇小说《一把刀,千个字》是一个人、一个家庭的秘密,也是一个时代、甚至多个时代整个社会、民族、一大群人的秘史。伴随沧桑岁月的,有甜蜜的童年时光,有不堪回首的匆忙“赶路”与“逃离”,有被暖风拂面的静好如初。

而书写这部秘史的,是我们每一个普普通通的个人。无论是个人的人生轨迹,还是一群人的甜酸苦辣,尝遍人世间滋味的每一个个体生命,一定有“千个字”的故事,说不清,道不尽……回味无穷。

扫码关注
新定西客户端
扫码关注
定西日报微信公众号
扫码关注
定西观察抖音号
网站简介
版权说明
广告业务
联系我们
定西市融媒体中心 主办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62120180007
网站备案号:陇ICP备2023000706号 本网站支持IPv6访问 定西市融媒体中心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932-8223526
通信地址:定西市新城区建设大厦综合楼A 1区三楼 技术支持:甘肃新媒体集团九色鹿技术公司
甘公网安备62110202000105号
不良信息举报链接:https://www.12377.cn/
“打假治敲”专项行动举报专区: 电话:0932-8211976 邮箱:dxxwxc@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