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化 > 艺苑
怀念麦子
时间:2021-08-17 16:03:40 来源: 阅读量:118

管仲霞

今日回家路过麦田,发现麦子已经成熟了,有的地里麦子已经收割,搭起了麦撑子,有的地里有明显的收割机割过的痕迹,凌乱的麦草随意地铺在地里,猛然记起父亲以前常常念叨的“头伏青稞中伏麦,三伏里面豌豆黑”,蓦地,年少时与麦子的各种交集,一下子涌现在了眼前。

记得我上初中时,家里有十几口人,六垧多土地,每年要种四垧多麦子。父亲兄妹八人,他是唯一的男丁,因此我的七个姑姑被庄上人戏称为“七仙女”。家里人多地也多,但劳动力少,每到割麦时节,父亲就会很着急。麦子快黄的时候,他总要认真地听收音机里的天气预报,每天早晨很早起来,去各块地头转一圈,回来便听见他说,某一块地里的麦子再有几天就能收割了。

于是,他开始忙碌起来,翻出早就准备好的镰刀和磨刀石,院子里便响起欢快的磨刀声。家里有一块三垧大的地,那时年少的我站在地的这头看那一头,感觉很远很远。用父亲的话说,那块地里的麦要是割倒了,他的心也就基本能放下了。麦收时节,最怕突如其来的暴雨。由于麦子多,家里又多是女劳力,我和姐姐也要加入割麦的队伍中去。父亲天还没亮就把我们喊醒,说早上凉快,人割起麦来轻松,熟了的麦粒也不会掉下来。我揉着睡意惺忪的眼,不情愿地跟在后面磨蹭着。

站在麦地前,父亲早已看好要从哪个地方开始。由于麦收紧张,家在附近的姑姑和姑父也都来帮忙。熟透的麦子,像仙女的裙裾,在晨风中微微摆动。伴着大家手中镰刀的飞舞,麦秆的清香在空气中弥漫开来,大人们的身后便出现了齐整的麦茬,上面平躺着一排或两排麦捡。

那时的我还不太会拿镰刀,父亲教我用左手拦住麦子,右手中的镰刀一定要放平,说这样割过的麦茬不会太高,也不会太乱。而我总会时不时地偷懒躺在麦捡上,用草帽捂住脸,在缝隙中仰望天空!不到十一点,天气已经很热了,镰刀稍微一碰,熟透的麦粒就会掉出来,于是大家收拾镰刀回家吃饭。午饭后,大家抓紧时间休息,父亲则又磨起镰刀来。

割麦的时节,总是繁忙而紧张,到傍晚太阳快落山时,父亲开始搭一个个麦撑子,二、四、六、八捡麦,在父亲手里被挤得紧紧的,稳稳的,鼓实的麦穗靠在一起,像一颗大蒜的几粒蒜瓣一般,最后两捡麦子,大人们顺着麦捡上束腰的部位,用力一折弯,轻巧地搭在挤紧的那八捡麦上,像给下面的麦捡戴了顶漂亮的帽子。这样即使最近几天下雨,顶下面的麦子也不会被淋湿。在回家之前,母亲让我数数一天总共割了多少笼麦,然后和父亲一起预测今年的收成,走在回家的暮色里,疲惫的身形掩不往收获的欢喜。

一天天的,麦地里搭起了更多密集的麦撑子,等完全透笼后,拉上场,摞成麦摞,等到打碾完,麦子收到家里那个古老又笨拙的麦拴后,父亲总算能歇一口气了!

随着姑姑及我们姐妹相继出嫁,家里的人少了,近年来地里种植药材居多,家里已有好几年不种麦子了,于是,那些忙碌而紧张的日子悄悄远去,但每到麦收的季节,那麦秆的清香,父亲熟悉的磨镰刀的声音,总会浮现在我梦里……

扫码关注
新定西客户端
扫码关注
定西日报微信公众号
扫码关注
定西观察抖音号
网站简介
版权说明
广告业务
联系我们
定西市融媒体中心 主办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62120180007
网站备案号:陇ICP备2023000706号 本网站支持IPv6访问 定西市融媒体中心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932-8223526
通信地址:定西市新城区建设大厦综合楼A 1区三楼 技术支持:甘肃新媒体集团九色鹿技术公司
甘公网安备62110202000105号
不良信息举报链接:https://www.12377.cn/
“打假治敲”专项行动举报专区: 电话:0932-8211976 邮箱:dxxwxc@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