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时政 > 定西要闻
【喜迎市第五次党代会·辉煌成就】定西市全力维护社会大局和谐稳定工作纪实
时间:2021-11-15 09:22:27 来源: 阅读量:134

凝心聚力促发展 砥砺前行保平安

——我市全力维护社会大局和谐稳定工作纪实

新定西·定西日报记者 牛静文

和谐稳定是社会发展的基石,是人民幸福的保证。

近年来,我市强化责任担当,把防范化解矛盾、维护社会稳定作为一项重大政治任务,始终放在心上、牢牢抓在手上,高度重视矛盾风险排查防范化解。“平安定西”和“法治定西”建设成效显著,成功创建了“全国双拥模范城”“省级文明城市”。

定西人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增强,社会大局持续和谐稳定,为定西追赶发展,全力打造生态美、产业优、百姓富的和谐定西创造了安全稳定的社会环境。

(一)

“把牛牵到派出所,找寻失主请帮忙。拾得他物要归还,民法当中有主张。”《公民张三》的故事在渭源县元古堆村广为流传。

《公民张三》讲述了热心公民“张三”处理村里矛盾纠纷的故事,把与基层生活息息相关的法律知识融进悠扬婉转的秦腔里,是定西市为打造法治文化“一地一品”而推出的重要力作。

元古堆村村民郭连兵说,过去,邻居间为了一只鸡、一分地吵架甚至大打出手,而现在村里人都遇事不慌,首先会考虑“法律是怎么说的”。

“七五”普法期间,全市普遍建立了青少年法治教育、预防职务犯罪、反邪教、禁毒等各类法治教育基地,建成公共法律服务中心8个、工作站122个、工作室1888个,建立村级普法微信群400余个,实现村级“法律顾问”全覆盖。

“遇事讲法、遇事找法”,经过“七五”普法,定西人民的法治观念、法律意识不断提高,全社会法治观念明显增强,法治精神深入人心。

横行乡里、欺行霸市……百姓深恶痛绝的黑恶势力,是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的现实威胁。定西高位谋划,强力出击,向黑恶势力亮剑宣战,在陇中大地打响了一场“有黑扫黑、有恶除恶、有乱治乱”的扫黑除恶人民战争。

在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中,我市创新提出了个人、单位双承诺制度,“四级书记抓扫黑”的政治责任层层压实,形成了纵向到底、横向到边、齐抓共管的责任落实体系和工作格局。

同时,把打击锋芒对准群众反映最强烈的各类黑恶势力违法犯罪,始终保持对黑恶势力打击治理的高压态势,确保按时限高质量完成“案件清结”任务。专项斗争开展以来,市扫黑除恶专项斗争领导小组先后对45件涉黑涉恶案件进行挂牌(挂账)督办,通过同步介入、会商研判、案件调度等多种措施,部署开展百日追逃行动、“涉黑涉恶在办案件百日攻坚战”,不断扩大斗争战果,扫出陇中大地的风清气正,扫出人民群众的幸福安康。

(二)

什么是“雪亮工程”?“雪亮工程”即公共安全视频监控建设联网应用,因为“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所以称之为“雪亮工程”。

今年以来,安定区杏园乡积极推进“雪亮工程·平安乡村”建设,组织电信公司在杏园街道和9个行政村主要交通路口、重点部位安装了60多个视频监控探头,建成了集电子监控、网格化管理、一键报警等功能于一体的视频监控中心,实现了乡村视频监控全覆盖、无死角、无盲区,24小时全天候把控乡村内治安、交通、卫生动态。

“雪亮工程”,是守护人民安宁的“千里眼”,是补齐“平安定西”建设短板的关键性举措。

近年来,我市加快推进“雪亮工程”建设,截至今年7月,市公安局指挥中心接入3891个视频监控点,落实了校园安全“三个100%”,安装一键式报警系统1336套,视频安装率和视频监控联网率达100%;全市20家二级以上医院全部完成前端感知设备安装,与公安机关联网率达100%;完成智慧安防小区建设试点工作任务,已建成智慧安防小区10家,数据已实现实时上传汇聚。

一个个小小的摄像头,把治安防范措施延伸到群众身边,形成了有效融合社会资源的“综治共同体”,为百姓的生产生活保驾护航,有效解决了群众安全感、满意度“最后一公里”的问题。

道路是一个城市的“动脉”,道路交通状况关系着城市的出行品质。

3月17日11时,市公安局安定分局接到报警电话,称香泉镇泉湾村有一名1岁7个月的孩子的手指切断了,急需前往医院治疗。接警后,民警迅速到达现场,拉响警笛,引导救护车快速向市人民医院驶去。

与此同时,安定分局合成作战中心也在紧张忙碌,指挥员通过“智慧交管”系统规划出最优行驶路线,并协调沿线警力及沿途信号灯为患者开辟出一条生命“绿色通道”。

民警用很短的时间就把受伤小孩送到了医院,赢得了宝贵的救治时间。这是“智慧交管”助力道路交通疏堵保畅,服务民生的缩影。

近年来,全市公安机关把“智慧交管”建设作为强警工程,与“雪亮工程”“治安防控体系建设”统筹规划、一体推进。目前,市公安局交警支队已经投资890万元建设定西市公安交通管理指挥中心,建成公安集成指挥平台(市州版)一套并投入使用。

道路交通是城市发展的基础,也是城市形象的第一窗口,体现着社会文明程度,彰显城市社会治理水平。“智慧交管”为广大市民创造了安全、有序、畅通、文明的道路交通环境。道路通畅了,民心顺畅了,社会也和谐稳定了。

(三)

去年10月20日,全国双拥模范城(县)命名暨双拥模范单位和个人表彰大会在北京举行,我市被命名为全国双拥模范城(县)。

这是继2017年我市捧得全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最高奖“长安杯”之后,摘得的又一个“国字号”荣誉。

争创全国双拥模范城以来,全市各级党委、政府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双拥工作的重要讲话和指示精神,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不断加强新形势下拥军优属工作,积极探索政策拥军、文化拥军、法律拥军、科技拥军等新型拥军模式,初步形成了“一城一特色、城城有亮点”的双拥创建工作和共建共治共享良好局面。

最伟大的力量是同心合力,最真挚的感情是你们是我们心中“最可爱的人”。一直以来,定西军分区和驻定部队始终牢记“听党指挥、能打胜仗、作风优良”的宗旨,在完成战备训练等中心任务的同时,深入开展拥政爱民活动,积极参与脱贫攻坚,勇于承担疫情防控、抢险救灾、维稳处突、植树造林……为定西改革发展稳定大局作出了积极贡献。

军爱民,民拥军,军民团结一家亲。走进定西,处处彰显着双拥情结:在城市的主要路口、旅游景区、医疗通信等服务窗口全都开通了“军人依法优先”通道,不断夯实退伍军人权益保障……“军爱民、民拥军”的理念已经渗透到这座城市的每一个领域。

文明是一座城市的内在气质,也是一座城市的幸福底色。去年12月23日,定西市被省委、省政府授予“省级文明城市”荣誉称号。

在定西,志愿者们进社区、进公园、进市场、进街道开展志愿服务活动,全社会形成了“有时间做志愿者、有困难找志愿者”的良好风尚。

一抹抹“志愿红”为城市文明贡献着力量,成为定西街头最亮丽的风景线。

在定西,公园、广场干净整洁,景色宜人;斑马线前,人快走车慢行,文明礼让;窗口单位,工作人员服务热情周到……文明行为在凤城大街小巷开花结果。

在温源小区生活多年的梁大爷看着眼前干净整洁的小区面貌,笑着说道:“小区环境整治得好,保持得也好,环境美了,城市文明了,人也跟着舒心了!”

自创城工作开展以来,定西人居环境不断改善,城市面貌不断提升,公共服务不断优化,社会秩序不断规范,文明氛围日益浓厚。通过一点一滴的“微改变”给百姓带来看得见、摸得着的幸福感,于细微之处彰显流淌在城市脉络中的文明,幸福之花在定西绽放。

扫码关注
新定西客户端
扫码关注
定西日报微信公众号
扫码关注
定西观察抖音号
网站简介
版权说明
广告业务
联系我们
定西市融媒体中心 主办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62120180007
网站备案号:陇ICP备2023000706号 本网站支持IPv6访问 定西市融媒体中心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932-8223526
通信地址:定西市新城区建设大厦综合楼A 1区三楼 技术支持:甘肃新媒体集团九色鹿技术公司
甘公网安备62110202000105号
不良信息举报链接:https://www.12377.cn/
“打假治敲”专项行动举报专区: 电话:0932-8211976 邮箱:dxxwxc@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