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时政 > 定西发布
【喜迎市第五次党代会·辉煌成就】定西市应急管理局应急管理工作纪实
时间:2021-11-24 09:09:01 来源: 阅读量:83

厉兵秣马纾民困 披坚执锐保平安

——市应急管理局应急管理工作纪实

新定西·定西日报记者 石建强

市应急管理局成立以来,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发展理念,立足新形势、找准新定位、履行新职责,全面统筹发展和安全,应急管理体制机制改革全面深入推进,安全生产各方责任体系到底到边,各类自然灾害积极有效应对,“大安全、大应急”的管理体制和社会共治格局初步形成,全市安全生产形势持续平稳向好,为全市实现追赶发展目标、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安全保障。

构建应急管理新体系。立足于建立新时代快速高效的应急管理体系的工作需求,在全省率先成立了定西市应急管理委员会,实行党委、政府主要负责同志共同担任主任的“双主任”工作制,紧急情况下直接转为指挥部履行职责。将重点党、政、军、群团组织部门单位纳入成员,根据各自职能,制定梳理出了63个成员单位397项职责清单,将安委会、减灾委、防汛抗旱指挥部等委员会和指挥部纳入其中,形成了党委、政府纵览全局、协调各方,议事机构职能清晰、分工明确,工作部门各负其责、整体联动的三层构架指挥调度体系。同时,推动市、县、乡三级应急管理委员会全部组建成立,实现了“统一指挥、专常兼备、反应灵敏、上下联动”的工作目标,并以此为基础打造基层宣教培训阵地。先后开设了《安全天地》《应急时刻》等专题栏目,推动“安康杯”安全知识电视大奖赛、“安全生产月”和安全生产陇中行活动纵深发展,安全和应急知识网络竞赛活动如火如荼进行,各项活动累计参与人数达到了100余万,有效形成了社会防治格局,筑牢防灾减灾救灾的人民防线。

探索应急管理新模式。紧盯全市应急管理最薄弱和群众最关切的环节,将改革推进和能力提升的重点难点放在基层乡镇,不断探索实践基层管理能力提升的典型经验,通过边调研、边检查,边督促、边引导的方式,在安定区口镇整合职能、资源、人员、信息,建立应急协调管控中心,实现了“重点区域可视、应急指挥方便、现场处置便捷”的工作模式总结提炼,提出了“四个整合、三个一体化、九项职责、八个体系、六个延伸”的“口模式”,国家应急管理部在《决策参考》刊载推广,省应急厅召开交流会在全省进行经验介绍,市委市政府专门印发文件在全市范围内全面复制,省电视台专题报道,形成示范效应,有效打通了预警预报、信息传递和应急指挥的“最后一公里”。同时,将综合减灾示范社区创建作为提升基层灾害应急管理水平和城乡居民应急避险能力的主要抓手,有步骤开展城乡社区创建和应急避难场所建设,先后申报创建国家级综合减灾示范社区27个、省级17个,规范设置了6297个应急避难场所标识标牌和逃生路线图,建立了覆盖市、县、乡、村、社的19980名灾害信息员队伍,实现预警信息到户到人,有效减轻灾害损失。

打造应急管理新队伍。全面践行习近平总书记对应急管理系统提出的“对党忠诚、纪律严明、赴汤蹈火、竭诚为民”训词精神,着力打造“信念过硬、政治过硬、作风过硬”新时代应急管理队伍,市、县两级应急管理部门干部职工分批次在消防救援支队参训,有效提升队伍整体素质。尤其是在市县应急管理部门党委成立后,按照“政治机关、纪律队伍”的要求,“外树形象、内提素质”不断推进,应急管理系统干部能力素质,特别是在疫情防控和抗洪救灾的特殊关键时期,应急部门干部职工始终冲锋在一线,有力保护了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同时,将应急演练作为提升各级各类应急救援队伍实战能力的有效途径,连续两年承办了省级大型综合实战化应急演练,采用实地、实景、实战模式,跨区域拉练全市各类综合救援队、专业救援队和社会救援力量,通过举办演练构建起了由180支各类救援队伍组成的应急救援队伍体系,建立涵盖安全、地质、防汛抗旱、防震、火灾、救援、信息化等七大行业领域185人的应急管理专家库,与专业机构签订了《专家支撑框架协议》,与公航旅签订了《直升机航空应急救援协议》,加强事故灾害救援专业化技术支撑,有效强化了应急救援的整体合力,并以此为带动和模板,推动各级各部门不断健全完善预案、深入开展演练、全面磨合机制,进一步提升全市应急救援实战能力,也经受住了“8.10”暴洪灾害、“11.2”雪灾等多次灾害的侵袭。

实现应急管理新提升。始终将安全生产作为应急管理的基本盘、基本面,全力推进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承诺制、报告制、公示制、评估制”,深入推进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方案、双清单、双台账、双公示、双体系”以及安全生产标准化“一手册”的工作模式,全面激发企业内生动力,推动企业主体责任落实落地,不断提升企业安全水平。紧盯重点领域、重要时段和关键节点,制定印发了一个总体、三个专题和十二个专项的安全生产三年专项整治行动方案,抓住事故易发多发、社会高度关切、影响民生福祉的道路交通、消防、建筑、防汛、学校、地质灾害和城镇燃气等七大领域,专题部署开展了七大领域“百日集中整治”行动,普速铁路沿线6大类186项500余条常年累积的沉疴顽疾得到有效治理、逐一销号,摸排并踏查确认影响电网运行的5类外部安全环境问题隐患595条,各类生产经营单位排查整改问题隐患3.1万余条,有效遏制和消除了各类事故的发生。

扫码关注
新定西客户端
扫码关注
定西日报微信公众号
扫码关注
定西观察抖音号
网站简介
版权说明
广告业务
联系我们
定西市融媒体中心 主办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62120180007
网站备案号:陇ICP备2023000706号 本网站支持IPv6访问 定西市融媒体中心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932-8223526
通信地址:定西市新城区建设大厦综合楼A 1区三楼 技术支持:甘肃新媒体集团九色鹿技术公司
甘公网安备62110202000105号
不良信息举报链接:https://www.12377.cn/
“打假治敲”专项行动举报专区: 电话:0932-8211976 邮箱:dxxwxc@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