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定西讯 “今年的兑换标准是每一立方旧农膜换两卷农膜,或者按照7:1的比例,七公斤旧农膜的换一公斤新农膜。”天刚蒙蒙亮,申都乡废旧农膜回收网点里已经是人声鼎沸,村民们开着装满了废旧农膜的农用车,等待着“以旧换新”,一旁,负责人罗选明忙的更是不亦乐乎,一边称重,一边应答着各种问题。
“废旧农膜回收我已经干了好几年了,基本上申都乡废旧地膜都是在我这里换的,现在地里的废旧农膜回收很彻底,地里也干净多了。”罗选明说。
记者在现场了解到,废旧农膜只要以颜色分类码放,然后登记、领取票据后就可以换成一卷卷新地膜。
包慈顺是申都乡申都村的种植大户,家里种着20多亩的中药材,农膜投入很大,光是购买农膜就是一笔不小的开支。
“今天我们运来了60袋废旧农膜,换了30公斤农膜,共产党的政策也好,对我们农民确实好,回收旧的给我们领新的,农民自己也够用了,对环境也好。”包慈顺手里拿着刚刚兑换的农膜笑的合不拢嘴。
为提高农民对于兑换废旧农膜政策的知晓率和参与度,岷县还将宣传活动举办到了乡镇和村社。
在岷县闾井镇古郎村《庄稼生长靠扎根 废膜影响根不深》废旧农膜回收宣传活动现场,岷县农村能源服务中心工作人员通过悬挂宣传标语横幅、发放宣传资料等形式,为现场村民详细讲解废旧农膜残留的危害以及农膜资源化利用的好处,引导农户主动回收废旧农膜,形成废旧地膜回收再利用、资源变废为宝、农业良性循环发展的新摸式。
“我种药材好几十年了,以前这个地膜没人回收,烧不能烧、埋不能埋,搞得地里路上到处都是。现在村上就能回收,而且还能兑换成新农膜,真的是‘变废为宝’!”古郎村村民安黎辉笑着说。
岷县农村能源服务中心副主任杜王才说:“下一步,县农村能源服务中心将加大废旧农膜回收力度,继续一如既往的把此项工作抓到手上。”
据了解,各废旧农膜回收网点将废旧农膜通过统一回收、简单处理后,集中运输到岷县岷山再生资源有限公司,经过清洗、粉碎、熔炼、挤压等工序后,制作成塑料再生颗粒,不仅做到了废物回收再利用,还为当地村民提供了就业岗位。
岷县岷山再生资源有限公司负责人张让奎说:“每个月能生产塑料颗粒大约在100吨左右,用于生产塑料制品,厂里现有12个工人,男的技术工人每个月7500,女的4500。”
近年来,岷县牢固树立绿色发展为理念,按照“县有加工厂、乡有回收站、村有存放点”的要求,全县18个乡镇农膜回收网点实现全覆盖,以村为单位在358个村建立了废旧农膜存放点360个,截止目前已兑换废旧地膜1667.87吨。(何凯 杨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