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经济 > 转追工程
项目建设书写通渭新历史——通渭县2022年开工项目建设侧记
时间:2022-04-08 12:13:30 来源:定西市融媒体中心 阅读量:33编辑:牛静文

 在滚滚春潮中,通渭大地项目建设忙。

一批批工程进场施工,一个个项目“满弦”开工,多点建设,全面发力,吹响项目建设集结号,引领追赶发展新征程,改变着通渭的面貌,书写着通渭的历史。

 “道”通“渭”来

通渭地处陇中,四市接壤,八县环绕,自古便是“丝绸之路”上的重镇。

近年来,通渭县着力构建全面系统的交通网,从村社到乡镇,从乡镇到县城,辐射联通,网状分布,四通八达。通定、景礼、通陇、通秦高速和兰延高铁规划路线都途经通渭,让通渭的外部交通网发生重要变化,形成“五路”联通的交通格局。

目前,通定高速建设已经接近尾声,正在加快进度收尾;S35景礼及通陇、通秦高速顺利推进;改建的G247景昭公路会宁至通渭段工程,也在如火如荼施工建设。

日趋完善的交通网络,持续改善发展条件、蓄积追赶动能,让通渭在新时代追赶进位的征程上,跑出加速度,融入更加广阔的世界。

条条大道,通“渭”来;路路顺畅,向“钱”进!

让通渭更“风光”

通渭海拔较高,山峦起伏,光照充足,风力资源丰富。

通渭风电基地是全省继酒泉、武威民勤后的第三个百万千瓦级风电基地,建设8个风电场,总装机容量120万千瓦。

通渭风电基地寺子川风电场建设项目是2022年通渭县清洁能源产业发展的重大带动性工程,装机容量10万千瓦,拟安装单机容量3.6兆瓦风电机组26台、单机容量3.2兆瓦风电机组2台,计划12月建成并网发电。

近年来,通渭县抢抓国家能源局定点帮扶和被确定为“全国光伏扶贫试点县”的政策机遇,已建成16.24万千瓦的光伏产业园。今年,计划完成剩余15.96万千瓦分布式光伏整县推进试点建设任务。届时,通渭光伏产业将达到32.2万千瓦。

风和光,让通渭更风光。清洁能源项目建设,落实国家“碳达峰碳中和”战略部署,兼具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促进县域经济社会发展。

高山之巅,风轮嚯嚯,奏响奋进之歌;谷地山坡,光伏闪闪,描绘发展蓝图。

翰墨“香”城

通渭古称襄城,是中国书画艺术之乡。墨香氤氲在通渭人的文化基因,镶嵌在通渭精神的最深处。

近年来,通渭县因势利导,将书画文化发展为产业,建设书画城,文化传承和经济发展相统一,相携共进。

书画城是通渭“五城”建设规划之一。

今年,翰墨文化艺术中心开工建设。该项目占地面积36亩,建筑面积9200平方米,内设藏品库、美术馆、文化科技馆、城市展览馆和文化艺术活动区5大功能空间。项目建成后,将进一步提升通渭的公共文化服务水平,延伸书画文化产业链条,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带动文化小微企业转型跨越发展,助推全域旅游示范县创建和打造“书画名城·康养通渭”文旅品牌。

在隆隆建设中,厚发经济之力;在浓浓墨香里,深耕文化之田。

通渭在长征

红军长征在通渭县留下了丰厚的红色革命文化资源。

近年来,通渭县深挖红色资源,加强红色资源及革命文物保护,打造红色小镇,促进红色旅游和乡村振兴。

国家长征文化公园——通渭县榜罗镇会议旧址综合利用建设项目是2022年通渭县的重点建设项目之一。该项目对榜罗会议旧址所辖7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周边整治提升,主街两侧建筑立面、道路绿化亮化;设立榜罗会议旧址文物保护点界桩、界碑、保护利用牌、保护围栏围墙;对游客服务中心配套水电热等设施、安全监督系统、旅游厕所,并改扩建榜罗镇景区道路。

长征公园的建设,既保护了历史文物遗址,又让文物保护成果更多地惠及当地人民群众,一举多得。

保护文物、修缮旧址,留住长征在通渭的痕迹;赓续传统,发扬精神,在项目建设上,通渭在长征。

奋进之笔,书写得意之作;勇毅而行,催生通渭之变。

更多的项目,在建设者们的辛勤汗水中落地通渭,古老的襄城焕发新颜,美好的通渭再添名片。这些项目,让通渭在追赶发展中,不断前行,更深地融入“一带一路”的时代际遇,书写新的壮阔历史。(张虎强)

扫码关注
新定西客户端
扫码关注
定西日报微信公众号
扫码关注
定西观察抖音号
网站简介
版权说明
广告业务
联系我们
定西市融媒体中心 主办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62120180007
网站备案号:陇ICP备2023000706号 本网站支持IPv6访问 定西市融媒体中心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932-8223526
通信地址:定西市新城区建设大厦综合楼A 1区三楼 技术支持:甘肃新媒体集团九色鹿技术公司
甘公网安备62110202000105号
不良信息举报链接:https://www.12377.cn/
“打假治敲”专项行动举报专区: 电话:0932-8211976 邮箱:dxxwxc@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