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化 > 书画
苍茫厚重 空灵秀雅——冯诚书法作品赏析
时间:2021-07-26 13:15:19 来源: 阅读量:155编辑:成文文

 

我与冯诚一见如故,他第一次给我看他的字时,我就眼前一亮,感觉到的就是“诚”。他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对书法传统诚心的学习,全部体现在他的书法里面了。他在字里行间反映出来的是一种正气,一种踏实之气,一种对传统文化继承的诚恳的心态。此外,冯诚对自己也有着严格的要求。我知道他钢笔字写得也很漂亮,每次我们见面他都会翻出手机里自己的一些作品来给我看,他不求表面上抓住人眼球的所谓张扬的效果,而是潜下心做一种完全不引人瞩目的扎实的基本功训练。

他的草书写得非常标准,一眼看去,每个字都严格地练过——他正是这样的人,我毫不意外他会如此认真严谨。他的魏碑,每个字都很庄重。而魏碑每个字的结构都要做到扎实、稳重是很难的,往往顾得上用笔顾不了结构,顾得上结构用笔就飘掉了。所以我们都说,魏碑和楷书是连在一起的,没有用笔扎实的楷书基本功,写别的字体也只是浮在上面。他在魏碑上下的功夫是我想不到的。他的作品,以扎实的基本功来真正地告诉别人,书法是怎么回事,对待书法的态度应该是什么样。

——孙晓云

“雅”,是中国书法的基本审美要求。俗气之人绝对写不出雅字来,这是由中国书法史充分证明了的颠扑不破之理。在清代碑学书法风潮中,诸多文人书家关注北朝碑版书迹,对其中众多出自民间的刻石书法,以文人书法之“雅”融通其天真拙朴之别趣,开辟出新境界。我曾由书史的启示,提出了“刻铸铭文笔墨化,民间书法文人化”的观点,我们学书法,必须具备这样“化”的功夫。联想到冯诚取法北碑的楷书作品,既存有北碑书法的基本审美元素,又充溢着文人书法的气息与情调。这种气息与情调是装模作样不能成的,必须由长期积累所致的文化修养,通过心性自然渗透于笔墨之中才能成就。

——徐利明

我觉得冯诚的书法不飘不野,不怪不浊,文如其人,字亦如其人。仔细欣赏,我感到他的字里行间总是透着一种“信达雅”的清朗之气,这似乎正好与他平日在生活中、在待人处事上,乃至在言谈举止上那种神清气朗、温文尔雅的气质是十分契合和统一的。他的魏书作品工于法度而又富于变化,显然是与扎实的楷隶功底分不开的。记得大翻译家,同时也是艺术评论家和鉴赏家的傅雷先生有一段论书文字,颇值得有志于写“文人字”的书家玩味一下:“日写数行,不必描头画角,但求得神气,有那么一点儿帖上的意思就好。临帖不过是得一规模,非作古人奴隶。一种临至半年八个月后,可再换一种。字宁拙毋巧,宁厚毋薄,保持天真与本色,切忌搔首弄姿,故意取媚。划平竖直是基本原则。”我觉得冯诚的书艺,也正是在秉持着这么一个准则而行的。冯诚是一位诗人,把诗人的浪漫与性灵用于对书艺的冥悟与发挥上,我想,他的字必将带有越来越多的诗意与洒脱。

——徐 鲁

冯诚的书法具有一种得之于造化的自然美。在长期的生活和工作中,他从苍茫厚重的黄土地以及壮丽雄浑的西部景观中汲取豪放雄健的审美因子,从江南水乡的杏花春雨、柳岸荷塘中提取空灵秀雅的美学元素,并在书法创作中将二者“兼收并蓄”地融于笔端。因此他的书法便多了一份性灵的真、仪态的韵和刚健的势,呈现出一种雄秀兼具的魅力。

——朱红霞

(以下书法作品为冯诚创作)

李白《将进酒》节选

王之涣《登鹳鹊楼》

毛泽东《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

王维诗句

王铎五律诗

(下图请横屏观看)

曹操《观沧海》

来源:甘肃日报

扫码关注
新定西客户端
扫码关注
定西日报微信公众号
扫码关注
定西观察抖音号
网站简介
版权说明
广告业务
联系我们
定西市融媒体中心 主办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62120180007
网站备案号:陇ICP备2023000706号 本网站支持IPv6访问 定西市融媒体中心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932-8223526
通信地址:定西市新城区建设大厦综合楼A 1区三楼 技术支持:甘肃新媒体集团九色鹿技术公司
甘公网安备62110202000105号
不良信息举报链接:https://www.12377.cn/
“打假治敲”专项行动举报专区: 电话:0932-8211976 邮箱:dxxwxc@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