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定西 > 渭源
【奋进新征程 建功新时代】渭源:13万亩党参大田里的“行医者”
时间:2022-04-16 10:44:49 来源:定西日报 阅读量:63编辑:张艳君

定西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甘俊仁   通讯员 陈 静       

  
  孙新荣,一名普普通通的农技推广工作者。10多年来,扎根在有“中国党参之乡”美誉的渭河源头,带领团队潜心研究中药材产业“白条党参”根腐病预防技术,竭力呵护渭源县13万亩党参大田稳产、丰产。他被当地乡亲们亲切的称呼为田间地头的“行医者”。


  2010年12月,取得甘肃农业大学作物遗传育种专业硕士学位的孙新荣,通过人才引进到渭源县农技中心工作。他深知农业技术推广工作者的根本使命,就是要把学到和掌握的新技术运用到帮助农民增收上。给乡亲们手把手教党参种子繁育、党参育苗、党参幼苗移栽大田等实用技能成了他的日常工作。


  正如渭源县农技中心副主任王玉华所说:“多年来,他把渭源作为第二故乡,把田间地头作为施展才华的舞台,把论文写在了大地上。”


  参与技术推广的渭源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研究员徐福祥介绍:“针对渭源县党参根腐病,2018年,孙新荣带领研发团队探索出的‘党参育苗、种子包衣、栽植沟喷技术’取得成功,在全县开始大面积推广。经过专家的实地测产,在预防党参根腐病这一方面,一亩地可以给农民挽回损失1000元以上,效果显著。”


  孙新荣经过多年的试验示范,总结出实现化肥农药减量增效、合理轮作倒茬、适宜机械化操作的“2+1+1”党参绿色标准化栽培等技术,为降低农业生产成本、保障绿色耕作、增加农民收入发挥了重要作用。


  “新寨镇党参百千万工程种植基地建设中,孙新荣经常深入田间地头开展技术培训,试验示范推广新技术,给群众手把手教党参根腐病综合防治技术,最大程度使党参提质增产,也使得渭源‘白条党参’产业实现了可持续发展。”渭源县新寨镇副镇长常建伟如此评价。


  春种、夏管、秋收、冬藏。孙新荣带着新的农业技术,植根田间地头,让更多的“药农”活学活用“党参根腐病预防”等实用技术,持续实现“致富增收梦”。


  由于他在“治疗”党参根腐病方面的突出成绩,被评为定西市中药材产业的十大科研带头人,定西市第一批拔尖人才,渭源县第五届拔尖人才,也是定西市“五一”劳动奖获得者。


  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已是正高级农艺师的孙新荣表示:“大学毕业后,在渭源县和中药材打交道一晃10个年头了。今后我将继续扎根在农业生产第一线,开展中药材标准化栽培技术研究,引进选育中药材新品种,总结完善‘2+1+1’中药材绿色标准化栽培技术,实现化肥农药减料增效、农作物合理倒茬,继续为中药材产业助力农民增收贡献自己的力量。”

 

扫码关注
新定西客户端
扫码关注
定西日报微信公众号
扫码关注
定西观察抖音号
网站简介
版权说明
广告业务
联系我们
定西市融媒体中心 主办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62120180007
网站备案号:陇ICP备2023000706号 本网站支持IPv6访问 定西市融媒体中心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932-8223526
通信地址:定西市新城区建设大厦综合楼A 1区三楼 技术支持:甘肃新媒体集团九色鹿技术公司
甘公网安备62110202000105号
不良信息举报链接:https://www.12377.cn/
“打假治敲”专项行动举报专区: 电话:0932-8211976 邮箱:dxxwxc@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