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化 > 艺苑
从《风起陇西》到“定西风起”
时间:2022-05-16 15:28:36 来源:定西市融媒体中心 阅读量:42编辑:张艳君

一朝风云起 奋进正当时

——从《风起陇西》到“定西风起”

何江涛

路阳导演执导的古装谍战剧《风起陇西》一经播出,便收获了不俗的口碑。“风起陇西”,陇西为何会在历史上有如此重要的地位?为什么会是这片土地见证的历史纷争?电视剧中的陇西是不是今天的陇西县,它究竟有怎样的前世今生?一系列的问题随着电视剧的热播萦绕在无数网友和观众心头。也许,从《风起陇西》到“定西风起”,这风会吹散历史的迷雾,再现大美定西的真容。

“秦陇锁钥,巴蜀咽喉”,重要的地理位置使得陇西地区成为兵家必争之地,也留下了很多缅怀先烈的战争遗迹。东汉杨虚侯马武征西羌时暂歇的“马武挂鞭树”,三国邓艾神兵天降天险通道“双石门”,明将徐达大战脱脱帖木儿的“沈儿峪古战场”,“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的“岷山”……今日,这些曾经刀光剑影、鼓角争鸣的古战场恢复了平静,斑驳的痕迹依旧在诉说着那一段烽火传说。

陇中苦瘠甲天下,勇毅拼搏赋新篇。曾几何时,一到定西就能见到黄土层峦,尘埃漫天。几千年间对于黄土地过度的索取,兼之自然环境的变迁,让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河流变成了干涸河谷,雨水冲刷的沟壑仿佛大地皲裂的伤痕,很多地方直到盛夏依旧难觅一丝绿意。但生活在这片土地的人民怎么会屈服呢,这里曾是齐家、寺洼文化与马家窑彩陶的时光漩涡,是黄土大塬上周人东迁的义武奋扬,是诸葛亮与姜维将士的热血壮烈。苦难贫穷是压不垮定西人民的脊梁的。引洮工程给这片黄土地输入了新鲜的血液,灌溉了人民干涸的心田;植树增绿让千年黄土地旧貌换新颜;扶摇直上、层层叠叠的梯田展现着西北天地的空旷辽远,天定高速、兰渝铁路,一条条巨龙通途接天堑。这是新时代的定西,是在苦瘠甲天下的基础上奋斗起来的定西。

美食刺激味蕾,特产带动创收。 “洋芋花开赛牡丹”是定西人独特的浪漫,洋芋这个舶来物种在定西算是真正的落地生根了。洋芋摊饼、洋芋搅团、洋芋糅糅、定西宽粉……定西人彻底把饥荒时代的口粮做成了品牌,远销海外。岷县点心汇聚四方风味,陇西烧鸡粉冷热双吃,通渭荞圈圈甜腻可人……定西的美食温暖着定西人民的胃,也刺激着八方游客的味蕾。陇西,“中国黄芪之乡”;通渭,“中国书画之乡”;岷县,“中国当归之乡”;渭源,“中国党参之乡”;临洮,享有“陇上花园”之称……特产俨然成了各县区的一张名片,也是人民增收的重要保障。

文化传承川流不息,旅游发展尽显风采。在定西这片曾经贫瘠的土地上,文化灿烂纷呈。采薇而食,不食周粟的孤竹国二圣遗风犹存,夷齐古冢傲然独立;生根于黄土,不屈于命运的陇中秦腔慨然高歌;洮岷河畔,婉转悠长的花儿唱遍山川。现在的定西,也是“每逢佳节人如海,天南地北乡音异”,渭河源、首阳山、遮阳山、贵清山、天井峡、狼渡滩……国家级森林公园尽显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或以其山水形姿引得游客惊叹,或以其文化底蕴使得游客折服。

从《风起陇西》到“定西风起”,这是一个新风,是勤劳苦干创新的风,是追赶发展勇毅奋进的风,是人民富足国家安泰的风。现在的定西,有“峰峦如神造,参差十万人”的旅游盛景;也有“南薯北药同飘香,玉米小麦收获忙”的田地风光;更有“莘莘学子读书忙,埋头苦读再兴邦”的庠序良风。我们承载了历史的厚重,又踏着这一份厚重走向了一个新的高峰,创造一个新的辉煌。

扫码关注
新定西客户端
扫码关注
定西日报微信公众号
扫码关注
定西观察抖音号
网站简介
版权说明
广告业务
联系我们
定西市融媒体中心 主办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62120180007
网站备案号:陇ICP备2023000706号 本网站支持IPv6访问 定西市融媒体中心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932-8223526
通信地址:定西市新城区建设大厦综合楼A 1区三楼 技术支持:甘肃新媒体集团九色鹿技术公司
甘公网安备62110202000105号
不良信息举报链接:https://www.12377.cn/
“打假治敲”专项行动举报专区: 电话:0932-8211976 邮箱:dxxwxc@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