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月玲
常言道:“干部干部,干字当头。”“干事”,既是检验干部能力担当的“试金石”,也是锤炼干部政治作风的“磨刀石”。年轻干部要不断深化对自身成长规律的认识,全面加强思想淬炼、政治历练、实践锻炼、专业训练,在干事中不断修“心”、修“志”、修“德”、修“矩”,在全市追赶发展和现代化建设的历史重任中尽快成长起来。
年轻干部要争当干就干好的“践行者”。干部是干出来的,并不是跑出来的、说出来的。年轻干部要勇于干事,不做看似勤勤恳恳、兢兢业业,实则无功无过、效率低下的“忙人”;不做看似通透、无欲无求,实则平平庸庸、混日子的“闲人”;不做看似规规矩矩、老老实实,实则投机取巧、精致利己的“精明人”。要立足岗位,脚踏实地,不浮不躁;要专注职能职责,勤于思考,勇于担当,始终保持积极向上的干劲儿。面对日常琐碎的工作,不懈怠、不消极;面对遇到的问题和困难,不回避、不推脱,积极作为,实打实干、干就干好,在干事中证明自己,在干事中锤炼本领,在干事中脱颖而出。
年轻干部要争当创新发展的“排头兵”。创新是推动发展的第一动力,也是年轻干部“干成事”的必备素质。年轻干部要有创新的想法。摒弃“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怠惰心态和“穿新鞋走老路”的路径依赖,跳出思维窠臼,树立创新意识,充分发挥年轻人思维活跃、有勇气、有激情的特点,敢于破旧立新、善于推陈出新。年轻干部要有创新的办法。创新不是照葫芦画瓢,不是脱离实际异想天开,而是紧跟时代步伐,吃透上级精神,立足工作实际,善于用新方法、新手段解决新问题。年轻干部要有创新的做法。创新最终指向实践,不能只停留在意识层面,必须付诸行动之上,用实践来落实创新,检验创新,以实招、高招推动全市追赶发展。
年轻干部要争当应对风险的“战斗员”。风险挑战无处不在,有效应对风险挑战是领导干部重要的专业能力。年轻干部要努力成为自己所在工作领域的行家里手,面对可能发生的各种风险挑战,坚持底线思维,保持清醒头脑,不回避矛盾,不掩盖问题,凡事从坏处准备,做到有备无患、遇事不慌。面对风险挑战,提升处置能力,坚持分类施策、精准拆弹,真正把风险控制在隐患形成之前,把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面对风险挑战,始终保持斗争精神,遇到挫折撑得住、危急关头豁得出,关键时刻顶得住,扛得了重活、打得了硬仗,始终保持一股敢于碰硬、敢于攻坚、敢战能胜、永不服输的拼劲儿,干在前头、走在前头,在急难险重的任务中不断历练。
年轻干部要争当丈量民情的“暖心人”。干部是人民的公仆,离群众越近、条件越艰苦、环境越复杂,越能锻炼年轻干部的群众工作能力,越是年轻干部成长的“沃土”。要持为民之心,把群众的安危冷暖放在心间,乐民之所乐,想民之所想,盼民之所盼,忧民之所忧,急民之所急,真正把为人民服务落实到群众的身边事、关心事上。要修为民之道,不讲“官话”,只讲“土话”,才能“接地气”;不讲“客套话”,只讲“心里话”,才能“有底气”,放下架子,扑下身子,才能了解民意,群众也才会对干部的话入脑、入心、入行。要践为民之行,真正把双脚扎进泥土里,腿上沾泥、身上流汗,丈量民意,思量民情,用实招化民怨,用真情感民心,真正出实招、想硬招,解决群众的急事、难事、愁事,才能成为群众的知心人、办事人、暖心人。
“多经事方能成大事,犯其难方能图其远”,干部成长没有捷径可走,不在实践中压担子,关键时刻就容易掉链子,“干字当头”是年轻干部成长成才的必然途径。年轻干部要自觉在实干中展现自身素质,在实干中接受实践检验,在实干中锤炼能力本领,努力做到信念坚、政治强、本领高、作风硬,成大器,堪大用,自觉走在全市追赶发展的最前沿。
【作者为中共定西市委党校(市行政学院)经济学教研室主任、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