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定西 > 陇西
【文明乡风润陇中】陇西权家湾镇:“红黑榜”晒出文明新风尚
时间:2022-06-11 10:06:59 来源:定西日报 阅读量:210编辑:

新定西·定西日报记者 张爱平 通讯员 杨丽娟

陇西县权家湾镇桌儿岔村的公示栏上,一张“红黑榜”显得十分醒目,村民李枝林经过时,总会不经意地看上一眼。

李枝林是村里有名的“讲究”人,自家小院收拾得干干净净,里里外外种得各种花草,在他的精心设计和修剪下,错落有致、生机盎然,俨然成了一个小花园。在村里“美丽庭院”评比中,他登上了红榜,成为大家学习的榜样。

近年来,权家湾镇广泛开展文明“红黑榜”评议活动,积极探索建立正向激励和反向约束机制,创新推出“红黑榜”监督管理模式,通过互晒、互比、互评、互促,大力弘扬文明新风,深入推进移风易俗,形成“户户参与乡村治理、人人争做文明标兵”的浓厚氛围。

“‘红黑榜’最早在权家湾镇焦家湾村发起。”权家湾镇党委书记姜吉祥介绍说,村里对孝老爱亲、团结邻里、热心公益、勤劳致富等正面典型进行宣传褒扬,对毁坏公物、不孝敬父母、好逸恶劳、大操大办等不文明行为进行曝光,在广大群众中引起了强烈反响。“红黑榜”就像一面“会说话”的墙,“什么该提倡、什么该摒弃”一目了然,文明行为得到倡导和传递,反面典型得到鞭策和改正,一举扭转了该村的不良风气。

此后,权家湾镇又不断健全完善“红黑榜”评议机制,全面推广典型经验,该镇9个村全部建立榜单,形成了乡村治理的“样板做法”。

权家湾村村民权兴旺的媳妇李梅,无论做饭、料理家务,还是下地干农活都是一把好手。权兴旺的爷爷由于身体原因,曾一度卧床不起,李梅更是不嫌弃、精心照料,老人没有牙齿,李梅就换着法地把食物煮烂了熬化了喂给爷爷吃;为了让爷爷呼吸新鲜空气,她买来轮椅,闲了就推着老人出去散步,她还经常教育儿女一定要呵护爷爷。李梅的事迹经过“红榜”宣传后,成为当地贤妻的典范。

“红黑榜”不止于上墙,更需要“落地”。

权家湾镇不断建立健全“红黑榜”动态管理和长效机制,定期跟踪督导评估“黑榜”整改成效,发布“整改榜”,有效激发了群众上进心,提振了整改精气神,让广大群众共同见证从“黑”到“红”、从不文明到文明的转变,构建同心同德、共治共享、全民参与的良好格局。

桌儿岔村村民朱彦军,因家庭矛盾,父母赌气住在庄外的一间旧房里,他成为村里的“黑榜人”。后来,在邻里乡亲的帮助下,他主动与父母和好,将父母搬进庄里的新居,还为父母做了水床。如今,村里人提起他,都一个劲儿地夸他孝顺,他也因此登上了“红榜”。

“我担任村党支部书记多年,见证了村子的发展变化。村里原来需要强制管理到现在的群众自发自觉管理,这个过程中‘红黑榜’功不可没。”桌儿岔村党支部书记周志礼说,自“红黑榜”评议活动开展以来,村内有15户上了“黑榜”,在邻里监督下,精神面貌和生活环境都发生了全面改变。

“红榜”表扬,“黑榜”警示,如今,每天去“红黑榜”看一看已经成为群众的习惯。“红榜”的荣誉让先进户想要更好,也给其他群众树立了追赶进步的榜样,“黑帮”的警示让后进者及时反省、改过自新。在“红黑榜”的作用下,群众越来越自觉,民风越来越文明。

为不断扩大“红黑榜”影响力,持续发挥教育引导作用,权家湾镇还有效整合广告栏、宣传橱窗等阵地资源,开辟线上“红黑榜”,通过“权家湾发布”微信公众号广泛宣传先进典型事迹,全面曝光陈规陋习,有效提升了“红黑榜”知晓率,营造互相监督、互相促进的良好氛围。同时,充分发挥村规民约和红白理事会的作用,进一步发动群众参与,定规矩、立良俗,讲文明、树新风,不断充实“红黑榜”内容,既涵盖“孝亲敬老”“环境整洁”“诚实守信”等方面的先进代表,又纳入乡村振兴、移风易俗、环境整治、生态环保等领域的日常管理工作,让小榜单发挥大作用。

扫码关注
新定西客户端
扫码关注
定西日报微信公众号
扫码关注
定西观察抖音号
网站简介
版权说明
广告业务
联系我们
定西市融媒体中心 主办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62120180007
网站备案号:陇ICP备2023000706号 本网站支持IPv6访问 定西市融媒体中心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932-8223526
通信地址:定西市新城区建设大厦综合楼A 1区三楼 技术支持:甘肃新媒体集团九色鹿技术公司
甘公网安备62110202000105号
不良信息举报链接:https://www.12377.cn/
“打假治敲”专项行动举报专区: 电话:0932-8211976 邮箱:dxxwxc@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