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化 > 艺苑
读《洮河畔》小记
时间:2022-06-20 17:58:45 来源:定西日报 阅读量:47编辑:

师啸长篇小说《洮河畔》是一部值得每个临洮人一读的书。书中的临洮地名、小吃、四合院、方言,会深深触动你的乡愁,撩拨你的回忆,让人在沉思中回望过去。

话说临洮出美女,《洮河畔》里的张梅就是美女。美到什么程度,你瞧:“李波眼睛没有眨一下地看着,这女子像步在云上的仙女,像风里飘着的蒲公英,像那朵山野里的百合,像旋在人头上的小鸟。”给读者留足了想象的空间。

读《洮河畔》,会对里面不少原汁原味的临洮方言展颜一笑。很熟悉的方言,如:马趴子、难肠、烟筒眼、宽展、推耙、火杵、填炕……一个个出现在眼前,唤醒的是时代的记忆。读完此书,我每次捣蒜时,都会想起书中的“姜窝”。

我父亲生前是个老中医,他有一个偏方,偏方的制作过程中有一道工序要用石姜窝,朋友让我写清楚制作流程,因不会写姜窝二字,就写了石臼。

可见,当方言中很多音无法用恰当的字来表达时,用谐音,也未尝不可。

“台案上,有两束兰花。一束在陡峭的崖上,一束在深深的谷底。崖陡万丈,临空云绕,石坚如铁,冷峻得像雪峰。空谷无底,苍然有灵,深如天幕,幽静得如是远古。崖上的兰长在崖畔,细叶漫卷,条条有骨,一枝花茎擎着兰花,怒放着,嘲笑着天,却又远远地望着空谷。谷里的兰草单薄俏丽,妙曼柔韧,花在叶间悄悄地张开了瓣,羞羞答答,才要往崖上一望,又把头低下,脸红了,低了头红了脸却仍要往上张望,不甘心守着空谷,不甘心落在谷底,不甘心把幽香独自芬芳,要伸了臂地飞了,要使劲地攀上崖去……右上角,写着:相思催断了肠!”

这是晚年的张梅拼尽全力作的一幅画,也是她最后的一幅画,她把所有要说的话融进了画里,有爱,有情,有等待,有坚守,有不屈,有不甘,还有倔强,以及坚韧、善良、宽容、智慧,沧桑……六十年的历练变迁,让她的一生如同她深爱的兰花一样,摇曳生姿,引人入胜。相思催断了肠,是她和李波爱情的真实写照。

《洮河畔》以临洮“张李不通婚”的家戒所产生的悲剧爱情为起点,以张梅与李波的爱情悲剧为主线,叙写了三代人的跌宕命运。这里有边城北庵巷李府、李府家的刘姓户、洮沙县佳昇烟坊张府、骡马市田家药铺和西坪边家的故事。全书分上中下三部,在长达六十年的时间跨度里,饱含深情地描述了洮河岸边一座叫边城的小城六十年的历史、风俗、传说、现实和社会变迁,以及爱情、亲情、友情等,详细地展示了临洮的历史面貌。

林斤澜说:“真正的文艺,总是借着形象感动读者,起潜移默化的作用,让人想得更多、更大、更远,也就是有内涵,有较大的容量。”毋庸置疑,《洮河畔》是有内涵和容量的,能引起读者的感动和共鸣。女主人公张梅坚韧地活着,在各种悲喜交集中经受磨砺,却始终有着干净纯洁的灵魂。她的故事给予读者的不仅仅是自我警示,更是对宽容悲悯胸怀的诠释。

书中流露的对文物遗址遭遇不幸的扼腕,对文化保护现状的反思,还有对一个千年古城经历磨难与新生的思考,都令人动容不已。

扫码关注
新定西客户端
扫码关注
定西日报微信公众号
扫码关注
定西观察抖音号
网站简介
版权说明
广告业务
联系我们
定西市融媒体中心 主办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62120180007
网站备案号:陇ICP备2023000706号 本网站支持IPv6访问 定西市融媒体中心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932-8223526
通信地址:定西市新城区建设大厦综合楼A 1区三楼 技术支持:甘肃新媒体集团九色鹿技术公司
甘公网安备62110202000105号
不良信息举报链接:https://www.12377.cn/
“打假治敲”专项行动举报专区: 电话:0932-8211976 邮箱:dxxwxc@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