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化 > 艺苑
古诗词里听蝉鸣
时间:2022-07-04 10:31:53 来源:定西日报 阅读量:135编辑:

尚庆海

“试逐微风远,聊随夏叶繁。轻飞避楚雀,饮露入吴园。流音绕丛藿,馀响切高轩。借问边城客,伤情宁可言。”这是南北朝萧子范的《后堂听蝉》,作者通过多角度细致入微的描写,把蝉的形象刻画得栩栩如生,细细品读,蝉的行迹犹如眼前,蝉的鸣叫似响在耳边。

蝉鸣,是夏季最悦耳的和声,记得儿时百听不厌,如今生活在城里,分外怀念当年在乡下此起彼伏的蝉鸣。闲来捧读“金蝉诗”,在古诗词中“聆听”蝉鸣,别有一番风趣。

唐代诗人卢仝《新蝉》:“泉溜潜幽咽,琴鸣乍往还。长风剪不断,还在树枝间。”短短20字,把蝉的鸣叫像幽咽的流泉、如鸣琴的旋律,描写得生动传神,入木三分,即便是那长风也不能将蝉的歌声割断带走,它时时刻刻飘荡回响在树枝间。

“艅艎何泛泛,空水共悠悠。阴霞生远岫,阳景逐回流。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此地动归念,长年悲倦游。”这是南朝诗人王籍的《入若耶溪》,意思是说诗人驾着小舟在若耶溪上悠闲地游玩,天空倒映水中,水天相连成一片。晚霞从远处背阳的山头升起,照耀着蜿蜒曲折的水流。蝉声高唱,林间却显得格外宁静;鸟鸣声声,深山里更比往常更清幽,林泉美景,使诗人顿生归隐之心……整首诗文辞清婉,音律谐美,意韵深远,诗意盎然。“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更是千古传诵的名句。

宋代诗人朱熹的《南安道中》:“晓涧淙流急,秋山寒气深。高蝉多远韵,茂树有余阴。烟火居民少,荒蹊草露侵。悠悠秋稼晚,寥落岁寒心。”唐代诗人虞世南的《蝉》:“垂緌饮清露,流响出疏桐。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皆是写了高蝉之声的悠远。

“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清代诗人袁枚的《所见》写出了牧童充满好奇心的童真。全诗用白描手法,把小牧童的可爱机灵描绘得栩栩如生,活灵活现,似在读者眼前铺开了一幅鲜活生动、意趣盎然的牧童听蝉图。

唐代诗人白居易的《六月三日夜闻蝉》:“荷香清露坠,柳动好风生。微月初三夜,新蝉第一声。乍闻愁北客,静听忆东京。我有竹林宅,别来蝉再鸣。不知池上月,谁拨小船行。”蝉鸣声一起,盛夏便来临了。蝉似乎永远都不知道疲倦,栖在高高的树枝上,高亢激越地唱个不停。这首诗又会勾起多少人对夏天的美好回忆?

扫码关注
新定西客户端
扫码关注
定西日报微信公众号
扫码关注
定西观察抖音号
网站简介
版权说明
广告业务
联系我们
定西市融媒体中心 主办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62120180007
网站备案号:陇ICP备2023000706号 本网站支持IPv6访问 定西市融媒体中心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932-8223526
通信地址:定西市新城区建设大厦综合楼A 1区三楼 技术支持:甘肃新媒体集团九色鹿技术公司
甘公网安备62110202000105号
不良信息举报链接:https://www.12377.cn/
“打假治敲”专项行动举报专区: 电话:0932-8211976 邮箱:dxxwxc@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