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惠芬
窗外没有一丝风,已近午夜,依然燥热难耐,辗转反侧不能成寐,索性坐在飘窗上,伴着灯光,隔窗看看不远处的洮河。此刻的洮河,在彩灯的映照下,泛着幽幽的光,中天桥在霓虹灯下依旧美丽,却显得孤独而寂寞。
夏日的临洮,最适于散步纳凉的去处莫过于洮河边了。
河边的栈道顺河而建,向北延伸,望不到尽头。河岸边,芦苇丛生,新长出来的叶子在微风中轻轻摇曳。坐在栈道边的长椅上,目光便会不自觉地悠远许多。远山含黛,太阳并没有完全从西坪山上落下去,金黄色的夕阳映红了周围的云彩和天空,在连绵起伏的山脉的衬托下,煞是壮美。近处,夕阳的余晖铺满了河面,被微风吹皱了的河水,显得波光粼粼。
吃过晚饭的人们,到这里悠闲地散步。推着婴儿车或者牵着蹒跚学步的孩童的年轻妈妈,一个个从身边跑过的矫健身影,随着音乐舞动的广场舞大妈,携手漫步的情侣,直播唱歌的男孩……一切,似乎在这夏日的傍晚,显得刚刚好!
水是万物之灵,无论是怎样的一处所在,有了水,便多了份灵动与韵味。云南玉溪因溪而得名,九寨沟因五彩池而闻名,庐山因瀑布而隽永,江南因小桥流水而风情万种……北方的这座小城,不也是因为临河而建,乃得“临洮”之名吗?
五千年前,洮河水被揉进了瓦罐里,成为先民们饮食起居的一部分,造就了马家窑彩陶几千年的辉煌历史。如今看来,临洮之美,固然与源远流长的历史有着密切的关系,但若没有了洮河,想必临洮的历史也会黯然失色。
缘于对洮河的喜爱,我从县城中心迁居于此。临河而居的日子里,夜夜枕着洮河水入眠。哗哗的流水声,在安静的夜里显得尤为清晰,起初,的确不太适应,这真有点“叶公好龙”。然而,许是日日相伴的缘故,如今,在洮河的水流声中才能安然入眠。这便如同枕边人的鼾声,若有一日不打鼾了,倒是不能安睡了。
每逢周末,临窗而坐,阳光暖暖的照在阳台上,沏一杯绿茶,打开字帖,提笔临习,茶香,墨香,满室生香。写字累了,抬眼便可看到洮河水缓缓北流,河岸两边杨柳依依,心胸顿然开阔,素日里种种繁杂琐事带来的烦恼,也会随着流水远逝。
夕阳下的一切都是静美的。它不说话,却温暖着临洮人说不出的情话。我想:如果没有和洮河相遇,临洮又会是一座怎样的城?
……
此刻,对面居民楼上依然有点点灯光,大概也有同我一样没有入睡之人。整座临洮城安静极了,唯有洮河水的声音不绝于耳,像母亲哼唱的摇篮曲,温暖而动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