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定西讯 今年以来,漳县坚持党建引领,立足资源禀赋,持续探索“党建+”模式,促进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全力谱写乡村振兴新篇章。
“党建+产业”,拓宽群众增收新渠道。漳县不断优化“党支部+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发展模式,新培育龙头企业3家、合作社25家、家庭农场6家,发展壮大产业示范基地32个,辐射带动3700多户群众增收。以创建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为目标,组建产业带党委8个,高标准打造黄芩、淫羊藿、水果玉米等万亩种植基地6个,种植中药材19万亩、高原夏菜12万亩,发展食用菌生产基地8个812亩,构建起“牛羊菜果薯药种”为主的“7+X”特色产业发展体系。同时,深入开展“春风行动”“就业援助月”“直播带岗、暖心行动”等活动,通过“点对点、一站式”服务,累计输转劳动力6万多人;持续推广以工代赈,扶持县内龙头企业、扶贫车间、合作社等经营主体吸纳劳动力900多人。深入开展村集体经济“消薄达五倍增”行动,98个村集体经济年收入达5万元以上。
“党建+治理”,打造基层治理新模式。漳县建立县四大班子领导干部党支部工作联系点和社区网格联系点24个,选派15名组工干部下沉到135个村担任党建指导员。大力推行“一选两聘”模式,公开选聘村干部85名,选聘专职化村党组织书记51名,培养储备村级后备干部742名。建立专职化个人调解室11个,累计调处化解各类矛盾纠纷1025件。认真落实领导干部“接访下访”和包案化解制度,受理来信来访142件次。建立县、乡、村三级网格710个,配备网格员2100余名。深入开展黑恶霸痞势力及行业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整治行动,集中整治行业乱象85处,破获电信诈骗案8起,止付金额达1200万元。全面推进平安“细胞”示范创建活动,创建平安示范乡镇3个、平安示范村40个、平安示范家庭1000户。
“党建+人才”,激发乡村发展新活力。漳县大力实施“双育双富”计划,创建农村实用人才培训基地8个,从优秀青年、乡土人才中发展党员32名,培养致富能人236名,村党组织书记兼任集体经济、合作经济组织负责人占比达51%。先后选派156名科技特派员深入田间地头开展技术培训400人次。借助中央单位定点帮扶和东西部协作机遇,建成专家工作站10个,先后柔性引进80余名专家开展教育、医疗等领域交流。先后选派农业、畜牧、农技等领域专家,组织开展农村实用技术培训28场次,培训群众5300多人次。同时,不断优化人才发展环境,设立人才公寓150套,引进急需紧缺人才31名,建成“博士服务站”4个,健全完善领导干部联系服务人才“三必访”制度,22名县级领导联系服务84名专家人才,构建起上下衔接、合力攻坚的人才工作环境。
“党建+环境”,构建美丽乡村新风貌。漳县深入推进“5155”乡村建设示范行动,全面完成57个村庄乡村规划编制,启动创建乡村振兴示范乡镇1个、示范村19个。探索实施“书记党建项目”,各级党组织围绕乡村建设、人居环境整治等谋划领办项目332个。深入推进农村厕所、垃圾、污水、风貌、庭院“五大革命”,新改建卫生厕所5000座,清理生产生活垃圾1488吨,依法拆除乱搭乱建、废弃厂房棚舍等2142处,谋划实施水污染防治项目2个、农村生活污水治理项目1个。排查整治河湖乱占、乱采、乱堆、乱建问题16个;回收废旧农膜2278吨,处理尾菜2.8万吨,清理畜禽粪污等污染物191吨。不断深化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建立实践站(所)153个、实践基地20个,组建理论宣讲、巾帼力量等服务小分队655支,开展各类活动1800多场次。深入开展移风易俗,大力整治高价彩礼、人情攀比、厚葬薄养、封建迷信等不良风气,发布“红黑榜”430余期,举办家庭教育微课堂12期,创建“家风墙”13个,评选“美丽庭院”示范户3163户,打造“婆媳互夸会”“板凳会”等接地气服务品牌,推动形成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
新定西·定西日报通讯员汪慧强 周诗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