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看完党的二十大开幕式,全国“人民满意的公务员”、陇西县菜子镇党委书记魏振乾一刻也没有停歇,便奔赴工作岗位,走进各村委会、农家院落、种养大棚,为大家宣传党的二十大报告。
深秋的早晨寒意初显,但陇西县菜子镇浅河村的现代化设施农业大棚内依旧温暖如春,新移栽的圣女果树苗绿意葱茏。今年,菜子镇整合资金475万元,引进龙头企业,按照“政府扶持、企业运作、集体管理、农户参与”的发展思路,在浅河村建成62亩的现代化设施农业产业基地,发展圣女果种植产业。因为基地刚刚建成,承包户们的“希望苗、致富果”让魏振乾最为挂心,他第一时间奔赴基地,将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关于农业产业发展和乡村振兴的“好消息”带给基地的承包户,激励大家坚定信心加油干。
魏振乾说:“咱们前面有个分拣线,最后就会有包装了,产加销一条龙,这就是产业兴旺。党的二十大报告中讲了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在乡村振兴那句话的总要求里面就说要实现产业兴旺。如何实现产业兴旺,比如咱们这个基地,种大棚最终要实现产加销一条龙,现在不仅要产而且要加工,最后把产品销售到上海、广州等地。”
陇西县菜子镇浅河村村民罗永红告诉笔者:“我也想把这个试验棚打造成一个网红棚,看能不能在这里弄个品牌采摘园,并做成小包装。只要能把品牌打出去,以后就不仅仅依靠老板收购了。”
大棚内,魏振乾讲得耐心,罗永红听得入心,在了解了接下来的发展思路后,罗永红吃了一颗“定心丸”,心中更加坚定了发展现代农业的决心和信心。
罗永红说:“作为一个农民,我对发展产业非常有信心,有山东龙头企业、菜子镇政府和村委会各方面的协调,有山东农业公司派来的技术员,提供从种植、育苗等过程的一条链服务,我感觉非常好。党的二十大报告对农业的支持非常大,我计划明年要再多包几个大棚,学点技术带动当地的农民致富。”
过了寒露,正值中药材采挖的时节,魏振乾又来到田间地头。他一边与村民一起劳作,一边宣传党的二十大报告,鼓励村民继续发展壮大特色产业增加收入。
几年前,衡发荣还是牟河村的建档立卡贫困户,日子过得一塌糊涂。现如今,衡发荣一家住在易地搬迁110平方米的宽敞明亮大瓦房,并且通过种植香菇,成为村里的香菇种植能手、产业基地的技术负责人,一年仅种植香菇就能收入8万元,日子越过越红火。
在牟河村的香菇种植大棚内,为了让村民更好地理解党的二十大报告,魏振乾和衡发荣一起给大伙分享衡发荣从贫困户到致富能人的经历,进一步唤起村民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激发村民撸起袖子加油干的劲头。
衡发荣说:“以前,我是山上的一名贫困户,那时候一家7口人挤在窄小的房屋。这几年,我家从山上搬到新农村了,现在住的是大房子,非常宽敞。”
走出香菇大棚已到了中午,趁着村民午休的时间,魏振乾走进牟河村养殖大户王德明的家中。听说镇党委书记过来,不一会功夫,七八名村民就来到小院,围坐在魏振乾身边。
魏振乾将党的二十大报告与村民群众息息相关的产业发展、乡村振兴等结合起来,通过与群众面对面交流产业发展,零距离了解群众诉求,点对点答疑解惑,用最通俗的语言、最直接的方式将党的声音传播到基层。大家你一言我一语,围绕自己在农业发展中出现的问题和村上产业发展、美丽乡村建设等探讨交流,小院中响起阵阵掌声。
菜子镇牟河村村民王德明说:我养了28头(牛),今年卖了10头,共计收入15万元左右,现在生活确实很好。身为一个农民收入也相当好,党的政策对农民非常好。二十大召开以后,我对养殖业更有信心了,更有希望了。
魏振乾表示,“作为一名基层工作者,我将深入践行‘人民至上’的理念,紧紧围绕党的二十大擘画的宏伟蓝图,以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抓手,以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为主题,抢抓构建‘一核三带’区域发展新格局和‘四强’行动战略机遇,按照‘5678’关键指标支撑下的‘三更有、三倍增’发展目标,立足实际,带领菜子镇广大党员干部群众,全力构建现代农业产业格局,大力开展乡村建设行动,持之以恒增进民生福祉,探索创新加强基层治理,让农村成为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让农业成为增收致富的绿色银行,让农民成为人人向往的新型职业。”
新定西·定西日报通讯员 傅洁 余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