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化 > 艺苑
再回“母校”,又见那棵白杨树
时间:2022-11-15 17:05:21 来源:定西日报 阅读量:27编辑:牛静文

壬寅年八月二十二日,参加朋友母亲三年祭奠,再次走进34年前我初为人师的小山村,看到了熟悉的山梁,见到了亲切的小河;泪目中眺望到了对面山坡上曾经朝夕相处的“母校”——安定区胜利学校。

席间,见到了不少当年熟悉的乡亲和学生。我喝下了他们的一杯杯敬酒,三十多年前校园生活历历在目,孩子们天真烂漫的笑靥和健康活泼的身影依稀可见。

席后翻过小山梁,趟过小河,步行近一个小时,急切地迈进我久别的“母校”。

我徘徊在校园中,搜寻着从前的地标记忆。终于在一排办公室的前面,见到了当年的那棵高大的白杨树,她枝叶婆娑,更加参天。

忆往昔,校舍破旧,只有几间土木结构的教室和办公室,但校园绿化很不错。每年春季,全体师生一起动手,在校园的各个角落栽种白杨树。春去夏来,在师生的精心呵护下,一排排高低不齐的白杨树枝繁叶茂,郁郁葱葱,成了课余师生休憩的乐园。

炎热夏季,推开窗户,在临窗的办公桌前备课、批作业,轻风一吹,杨树叶就会欢快地歌唱。大雁南飞时,杨树叶金灿灿的,是村学里最亮丽的风景。那些年,教师业余生活单调。一下课,老师们就聚集在白杨树下谈天说地,我们几个年轻教师时不时地进行爬树比赛,更有身强者表演倒挂白杨树的“杂技”,博得同事们的阵阵喝彩。一个冬日的下午,刚刚调来的尕赵老师表演“倒挂杨树”时,手没挂稳,从树上掉了下来,半晌不省人事,这下可把同事们吓坏了。幸好身体无大碍,此后的一周多时间尕赵老师一跳一跛地给学生上课。这个倒挂白杨的“故事”在同事中间流传了很多年。

一排排白杨树静静地守候着校园,就像历尽沧桑的长者,默默地记载着老师们教书育人的故事,它与莘莘学子为伴,静静地见证着他们从童年走向少年的成长过程,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春醒夏繁秋黄冬枯,重复着四季变迁的故事。

世纪之初,学校迎来了再建,校舍焕然一新,这些曾与师生朝夕相处多年的白杨树被松树、柏树取代,唯有那颗最高的白杨树保留了下来,也算给一代代胜利人留住了记忆,留住了乡愁。

走进一间教室,站在几张不新不旧的课桌间,初为人师的“镜头”一个个闪现在眼前。

记得第一次上讲台时心里还真有几分紧张与胆怯,但是没想到孩子们却给了我真诚和信任的掌声!面对孩子们那一张张纯真的面孔和一双双满含期待与信任的眼睛,我一下子感到了初为人师的自豪与神圣。课堂上,听着学生朗朗的读书声,看着学生甜甜的笑脸在崭新的课本映衬下显得愈加可爱。我为孩子们讲故事,同他们一起做游戏,让他们尽情发挥孩子的天性。我用真心换得了孩子们的真情,我用心智换取了孩子们的笑容。

就这样和孩子们在游戏中欢乐,在欢乐中学习,常常把笑声盛满整个校园,让歌声随着云朵飞扬。

漫步在昔日的校园,在拍照中沉思,在深思中拍照。其间,自拍了两张留影,镜头中的我已由三十年前的未脱少年稚气的面孔,变成了满头银发、躬腰驼背的小老头。

依依惜别已“退休”多年的“母校”时,我再次凝望校园中那棵耸立的白杨树,此时,传来了校园树丛中飞出的一群小鸟的歌声……我生发了这样的想法:乡村振兴伟大实践中,这所近百年(始建于1938年)的老校能否再现孩子们的笑声?

扫码关注
新定西客户端
扫码关注
定西日报微信公众号
扫码关注
定西观察抖音号
网站简介
版权说明
广告业务
联系我们
定西市融媒体中心 主办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62120180007
网站备案号:陇ICP备2023000706号 本网站支持IPv6访问 定西市融媒体中心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932-8223526
通信地址:定西市新城区建设大厦综合楼A 1区三楼 技术支持:甘肃新媒体集团九色鹿技术公司
甘公网安备62110202000105号
不良信息举报链接:https://www.12377.cn/
“打假治敲”专项行动举报专区: 电话:0932-8211976 邮箱:dxxwxc@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