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冬时节,在甘肃漳县三岔镇的文化广场、群众炕头、农家小院,一群穿着红色马甲的巾帼志愿宣讲队,用浓浓的家乡话为群众宣讲党的二十大精神。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实施公民道德建设工程,弘扬中华传统美德,加强家庭家教家风建设,我们广大妇女要充分发挥半边天作用,传承良好家风,弘扬家庭美德,争做文明示范户,共建幸福美好家园……”,在三岔镇鸡架村杨小芳家的院子里,巾帼志愿者蒲红霞以“唠家常”、讲故事的形式为村民宣讲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关于家庭家教家风建设内容。
庭院整齐排列的绿植花卉随风摇曳,晾晒的中药材药香浓郁,村民们围坐在蒲红霞周围,大家你一言我一句,不断地展开讨论。
“感谢党和政府给予了我们无微不至的关怀,让志愿者将党的二十大精神送到了家门口。这些年,农村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住的全是砖瓦房,道路都是水泥路,自来水通到了家门口,文化广场更是我们休闲娱乐的好去处,现在的生活真是太好了。”听完宣讲后的方淑锐老人脸上洋溢着满满的幸福。
“今天来广场锻炼,能在这里聆听志愿者宣讲党的二十大精神,真是太高兴了。”村民汪秀珍听了“巾帼志愿宣讲队”的宣讲后有感而发。
三岔镇朱家庄村妇联主席常巧梅带领“小喜鹊”理论宣讲志愿小分队,带着宣传材料,走进农家小院,坐在群众炕头,用接地气的语言、听得懂的道理、讲故事的形式,让党的二十大精神响彻在农家、播种在群众心头。
“作为一名村妇联主席,我第一时间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并积极为群众开展志愿宣讲服务,将党的好声音传递给广大群众,同时要倾听和反映妇女的心声与愿望,更好地团结引领广大妇女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朱家庄村妇联主席常巧梅说。
涓涓细流,润物无声。没有常见的宣讲台,没有长篇大论,三岔镇巾帼志愿宣讲队,以实实在在的行动和群众乐于接受的“乡音”,让党的二十大精神在基层一线开花结果,在广大群众心坎里落地生根。
中国妇女报全媒体记者 袁鹏
通讯员 周诗苑 邵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