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3月,定西市融媒体中心正式挂牌成立,标志着我市新闻宣传工作从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的“简单相加”正式迈向“深度融合”。相较于新媒体,传统报纸版面在呈现方式和表达手段上比较单一,而且局限性较大。面对这种局面,报刊部以融媒体中心改革为契机,不断创新、探索,挖掘潜力,发挥优势,强化报纸版面语言运用,拓展报纸信息量,挖掘报道深度,提升版面颜值,力求把《定西日报》各版面打造成一个有广度、有深度、有创意的艺术品。
一、整合栏目,突出新闻属性
多年来,《定西日报》始终坚持以“栏目立报”为宗旨,在充分体现党报权威性的基础上,尽力增强报纸的可读性和亲和力,设置和打造了一批具有定西特色,为读者喜闻乐见的精品栏目。市融媒体中心成立后,为进一步打造权威党媒、主流报媒,促进互动互融,对《定西日报》版式风格、栏目设置等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结合现阶段实际情况进行了适当调整,从而使报纸宣传更加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进一步突显报纸新闻属性、群众基础和定西特色,再造党报新优势。
这次调整遵循“速度、角度、厚度、温度”的要求,强化报网联动,力求适应信息传播新方式和媒体发展新格局,在栏目设置、版面风格等方面进一步增强了政治性、指导性、专业性、可读性、趣味性。具体栏目规划为:一版、二版为《定西日报》要闻版,是读者了解全市大事,了解重要时政的主要途径,重点刊登中央和省市重要会议和市上主要领导参加的活动,以及各行各业在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实施“转追工程”中取得的重大成就,创造的成功经验等。二、三版设置了《文化》《华岭》《综合》《理论》《新农村》等专题版面,其中将原来每周一期的《文化》《华岭》改为周一交替出刊,较长的出版周期既确保了版面质量又为新闻稿件让出了版面,在此基础上,在周二、周三、周六出版三期《综合》版面,突出报纸的新闻特质,并保留了《理论》《新农村》,从而使报纸在栏目定位上更加符合自身特点和当下新闻宣传的需求。
二、组合新闻,提高信息含量
在具体编辑工作中,市融媒体中心利用数条新闻稿件或图片之间存在的相关性联系,把这几条稿件或图片在相应版面内加以组合,努力“放大”版面的信息量。尤其是在周日报纸版面的编辑中,把多则同类内容的新闻材料串联成组,从而达到最大宣传效果。如2022年7月31日头版,把3个县区的药材产业和3幅图片整合成一个《发展中药材产业 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专题报道,同日二版将七县区“防疫生产”两不误的稿件进行组合,有效避免了在报道中的散、乱、效果差的问题。同时,倡导、鼓励编辑做深做透每一条有价值的报道,亦即做好延伸性新闻组合,拓展报道的深度和广度,如2022年8月7日3版,《湿地草原狼渡滩》一文下配发了《狼渡滩,红军长征走过的最后一片水草地》,在全面展示狼渡滩美景的同时,又介绍了狼渡滩曾经金戈铁马的历史,从而使一条普通的报道得到了有效延伸,从不同角度“放大”了版面的信息量,从而传播更多信息。目前,市融媒体中心正在以绩效考核等为手段,助推各类组合报道更加完美、完善。
三、多版联动,形成报道合力
当前互联网移动新媒体信息大多数以“碎片化”方式呈现,只能让受众停留在“浅阅读”状态,尤其在报道重大、复杂的新闻事件时,无论报道的气势、规模还是在报道的深度都无法达到纸媒的高度。在深刻认识新媒体和传统纸媒各自优劣势的基础上,市融媒体中心大胆创新、扬长避短,在重大主题报道上进行了探索和创新。
党的二十大召开前夕,市融媒体中心推出了“奋进新征程 建功新时代 我们这十年”大型连续报道,通过上下联动、共同策划,最终在10月10日以整版形式推出报道,随后每天推发1个专版、共计8个专版。所有专版报头统一、版式固定,版面图文并茂、美观大气,形成了强大的报道合力,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如8月21日三版“又土又萌!定西‘土萌’反诈标语亲民更护民”,标题有创意、有新意,营造了全民反诈、全社会反诈的强大声势。在版面呈现方式上,努力借鉴新媒体界面的优势,一方面通过“设计”吸引读者“眼球”,另一方面也让平铺直叙的版面更具特色、更加生动形象。
四、克服困难,推进融合发展
面对新形势新任务,市融媒体中心目前存在报刊编辑人员少、任务重,少数年轻力量常年加班加点,超负荷工作,同时缺乏专业美术人才,往往导致版式设计无法充分服务于新闻本身的困难和问题。在下一步工作中,市融媒体中心将加强现有人员的业务教育和水平提升,全力改进报道水平和版面呈现方式,力争形式更好地服务于内容。同时,在坚持正确导向、坚持思想性、坚持创新性中不断继承和发展,努力提升服务性、强化可读性、增强艺术性,使传统纸媒版面更具魅力,在媒体融合的“浪潮”中探索出一条具有自身特色的发展之路。
(作者单位:定西市融媒体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