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定西 > 漳县
漳县:中药材种植为群众开出“致富方”
时间:2022-12-19 09:26:50 来源:甘肃日报 阅读量:25编辑:牛静文

“今年当归收成比较好,我家挖了2吨多,按目前的价格可以卖5万元左右,政策好了,我们发展产业的劲头也更足了!”漳县石川镇虎龙口村五社种植户包燕强说。

以往,包燕强都靠在外打工养活着一家四口。近几年,看着村里人通过种植药材,收入不错,2020年,包燕强也回到家乡种植了2亩中药材。

今年,尝到甜头的包燕强把种植面积扩大到5亩,享受了当地政府给予的中药材种植奖补资金1500元。“明年,我准备再流转3亩地种植当归、党参。”包燕强说。

石川镇地处漳县南部,属高寒阴湿山区,十分适宜中药材种植。近年来,当地积极引导村民种植当归、党参、黄芪,促进群众稳定增收。

为了进一步调动群众种植中药材的积极性,今年以来,石川镇给像包燕强这样的111户三类户发放奖补资金18.85万元。同时,组织120余人参加高素质农民培训、实用技术培训等。

沐浴着政策的春风,石川镇群众发展中药材产业的积极性高涨。“今年中药材价格好,我们挖了10吨左右,品质好的一公斤能卖70元左右。”漳县民鑫众创生态农业发展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张东升说。

张东升是石川镇菜子川村人,于2019年1月成立了合作社,流转了100亩土地,带动24人就业。今年,合作社一共种植了25亩当归,党参10亩。

“合作社的中药材主要销往陇西文峰中药材市场,今年预计可收入25万元左右,明年我还要扩大中药材的种植面积。”说起合作社的发展,张东升信心满满。

如今,石川镇已经有4家中药材合作社。2022年,石川镇种植药材3500亩,其中党参1800亩、黄芪600亩、当归1100亩,约采挖70万公斤,预计产值达3500万元。

“我们将积极对接中药材龙头企业,加快中药材产业转型升级,建立‘企业+基地+合作社+农户’的发展模式,从技术服务管理、精准对接市场、精深加工、风险保障等关键环节发力,把中药材真正做成石川镇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的重要支柱产业。”石川镇党委书记王福说。

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 杨唯伟 

通讯员 蒲刚强

    扫码关注
    新定西客户端
    扫码关注
    定西日报微信公众号
    扫码关注
    定西观察抖音号
    网站简介
    版权说明
    广告业务
    联系我们
    定西市融媒体中心 主办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62120180007
    网站备案号:陇ICP备2023000706号 本网站支持IPv6访问 定西市融媒体中心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932-8223526
    通信地址:定西市新城区建设大厦综合楼A 1区三楼 技术支持:甘肃新媒体集团九色鹿技术公司
    甘公网安备62110202000105号
    不良信息举报链接:https://www.12377.cn/
    “打假治敲”专项行动举报专区: 电话:0932-8211976 邮箱:dxxwxc@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