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观点 > 要论
对红色资源保护利用的思考
时间:2022-12-20 14:10:53 来源:定西日报 阅读量:77编辑:牛静文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要坚持不懈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强调“坚持理论武装同常态化长效化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相结合,引导党员、干部不断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以革命时期留下的革命遗址、文物,还有革命人物的精神等为主要内容的红色资源,是对广大民众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好载体、好平台、好教材,对于深化党史学习教育,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作为一名党史工作者,现就陇西红色资源保护利用,粗浅谈一下自己的认识。

陇西是一片红色的沃土,境内红色资源较多,类型多样。大革命时期,陇西籍进步人士马元凤就经我党创始人之一李大钊介绍入党,成为陇西乃至甘肃最早的共产党员之一。陇西还是红军长征途径的重要县份,陕甘支队在永吉乡草滩村杨家岘召开陇西、通渭、武山三县边民大会,宣传抗日反蒋政策,红四方面军还占领了陇西东、西、南绝大部分地区,开展革命活动长达40天,在陇西人民心中埋下了革命的种子。1943年初,因不堪忍受国民党反动派的残酷压榨和黑暗统治,陇西有200多名热血青年参加了震惊西北乃至全国的甘南农民起义。解放战争时期,陇西成为陇右地下党活动的中心,是中共陇渭支部、陇渭工委、陇右工委和陇右人民游击队相继成立的地方。之后,陇右地下党团结带领陇中人民,广泛开展武装斗争、统一战线、党的建设,功勋卓著,彪炳史册。在革命战争年代,陇西先后涌现出了赵树雄、倾海山、王炳全、杨六五等大义凛然、视死如归的革命先烈,以及许多可歌可泣、感人至深的英雄事迹,留下了一笔笔极具特色、极其宝贵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但是,由于诸多原因,一些革命遗址、遗迹、革命文物受到不同程度的破坏,甚至有些原貌尽失,使红色资源作用的发挥受到了影响。时至今日,个别红色资源由于年久失修,仍面临被损害和拆迁的危险,使得红色资源保护形势不容乐观。

提高认识是前提。抓好革命遗址、遗迹、文物在内的红色资源保护,是党史部门义不容辞的神圣职责。要总结经验教训,提高思想认识,树立和增强“四种意识”,即,红色资源的保护功在当代、利在长远的大局意识,红色资源的保护刻不容缓、迫在眉睫的紧迫意识,由于怠政、散漫就极有可能使得红色资源受到损害的忧患意识,以及“决不能让红色资源在我们手里遭到损害”的责任意识,以思想的自觉促进行动的自觉。

抓好保护是关键。要坚持总体规划、分步实施,突出重点、统筹推进的原则,突出抢救性保护这一环节,结合城镇化建设、乡村振兴、红色旅游,对周围道路硬化、绿化、亮化、美化进行规划,力争实现应保尽保。对陇漳阵地战、安家山战斗、杨家岘大会遗址等,要尽快立碑保护,挂牌命名。对面临倒塌的首阳镇樵家河李先念故居、双泉镇坡坡屲中共陇渭工委成立旧址等,要按照修旧如旧的原则,进行加固维修。同时要积极探索市场经济条件下红色资源保护的方式,针对个别红色资源周边拆迁难度大,利用保护难的实际,可探索采用房屋置换、政府购置、加大维修补贴等方式,最大限度地维护群众利益。

利用是目的。对已建成立碑保护并使用的红色资源,要充分挖掘其红色元素,特别是独特的地位和作用,充实讲解内容,同时要配套抓好相关的基础设施,提高服务质量,定期或不定期地组织党员、干部、群众瞻仰、参观、学习。通过教育,让广大干部群众深刻理解我们党一百年奋斗的艰辛历程,体会新中国来之不易,增强对我们党领导地位的思想认同和情感认同,自觉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

(作者单位:陇西县委党史办)

扫码关注
新定西客户端
扫码关注
定西日报微信公众号
扫码关注
定西观察抖音号
网站简介
版权说明
广告业务
联系我们
定西市融媒体中心 主办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62120180007
网站备案号:陇ICP备2023000706号 本网站支持IPv6访问 定西市融媒体中心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932-8223526
通信地址:定西市新城区建设大厦综合楼A 1区三楼 技术支持:甘肃新媒体集团九色鹿技术公司
甘公网安备62110202000105号
不良信息举报链接:https://www.12377.cn/
“打假治敲”专项行动举报专区: 电话:0932-8211976 邮箱:dxxwxc@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