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化 > 艺苑
陇西女娲湖断想
时间:2022-12-20 14:46:23 来源:定西日报 阅读量:121编辑:牛静文

前几年在定西工作生活,暇日常去定西湖边走走。定西湖碧波荡漾,湖边游人如织。在干旱贫瘠的陇中地域,有这一片优美的水域,顿时让人觉得昔日的苦寒已经远去。于是心想,我的故乡,元明清三代巩昌府府治所在地陇西县,何时也会有如此一湖水,供陇西人游览休闲呢?未曾想,前些年的愿望在今年变成了现实。古莱坞改造升级,300多米长的太清溪穿街而过,陇西就有了一条水街,穿行其间,也不亚于江南古镇。同时在古莱坞东面,火焰山南麓,建造了一个大型人工湖——女娲湖,这也是陇西县历史上第一个能称得上湖的水域。据说此湖初名青牛湖,那就是老子的故事了。但在挖掘的过程中,挖出了一块巨石,石上图案酷似女娲,因而最终定名为女娲湖。

我原想,各地在打造地方文化产业的过程中,穿凿附会的多,此湖名女娲湖,是否也有嫌疑?看了石头之后,又觉得这也许是天赐之名。掘湖得石头,石上显女娲。细看之下,果然人首蛇身,比之所见女娲古像,更觉古朴生动,妙趣天成。女娲,华夏远古始祖之一。传说伏羲女娲为兄妹,人首蛇身,结合而化育万物。但我觉得女娲要早于伏羲,她应是母族社会的部落首领,女娲造人的神话正是含有母系社会的影子,到了伏羲才进入了父系社会。全国各地,以女娲在远古生活过的地域自居者很多,神话传说,孰是孰非很难确认,但甘肃省天水市秦安县是传统说法上的女娲故里。秦安大地湾遗址规模宏大,为距今8000-5000年之间的遗存,是否可以佐证神话传说?

大家所熟知的女娲的功绩,主要是炼石补天和抟土造人。

往古之时,四极废,九州裂,天不兼覆,地不周载,火滥(lǎn)焱而不灭,水浩洋而不息,猛兽食颛民,鸷鸟攫老弱。于是,女娲炼五色石以补苍天,断鳌足以立四极,杀黑龙以济冀州,积芦灰以止淫水。苍天补,四极正;淫水涸,冀州平;狡虫死,颛民生;背方州,抱圆天。(《淮南子·览冥训》)

俗说天地开辟,未有人民。女娲抟黄土做人,剧务,力不暇供,乃引绳于泥中,举以为人。故富贵者黄土人,贫贱者引絙人也。(《风俗通》)

女娲并非一人,而是母系社会沿袭了很多代的部落首领。各代女娲在人类发展的进程中,为了生存和部落的发展壮大,为了公共事业,应该都有所建树。透过以上两则神话,我们也能看到新石器时代女娲部落的工匠们制陶坯、烧陶器的过程。当时的女艺术家们,分工合作,完成了一件件精美的陶器。有的负责制陶坯,捏祭祀器、捏实用器、捏人形器。有的负责绘画,拿兽毛笔蘸上矿物颜料,画出星辰天象、自然万物。有的负责烧制,炉火熊熊、青烟缭绕。我们今天看到的远古彩陶,就是这样诞生的。

女娲部落,地域应该很广阔,天水秦安到陇西不过一百多公里,在那个时代陇西地域当属女娲部落。况且恰好在原地挖出女娲石,岂非天意?由于以上原因,湖名女娲湖我觉得甚好。

女娲湖坐北向南,面对古渭水,背靠红山头。水绿山红,清风送爽。正是丹霞映碧水,悠然对渭川。今年酷暑,整个北半球都在喊热,连陇西这样往年的避暑之地,也都长期酷热难耐。好就好在陇西今年有了女娲湖,有了避暑纳凉的胜境。一湖碧水,清风吹涟漪,明镜照云影。游人蜂拥,畅心开怀。水如碧玉,桥如玉带。画舫穿行其间,歌舞清幽激荡。流连湖畔,恍若置身江南。生活如意之人,寄情山水,抒发才情,了悟人生应懂得珍惜。生活困顿之人,绕湖而行,抚今追昔,重燃勇气面对未来。一湖水,面积不算大,但给人铺设了哲思、顿悟、审美、想象等难以用几个词语概括的广阔空间。白天的女娲湖是热闹的,至如夜半寂静,月出于东山之上,彩灯映月,波光潋滟,湖水朦胧,不辨远近,境界更为清幽。文人雅士,微醺而来,吟风弄月,自为风流。如无此湖,空有意而无象,何处寄托情感?今有此湖,意与象合,境界顿出。

华盛集团董事长柴彦章先生是个有情怀的人。他运用大手笔,建人民广场于新城,使陇西人有了休闲健身的理想环境。建古莱坞于北山之下,前些年本县、外县直至兰州游客络绎不绝。拦渭水,出平湖,引来鸥鹭翩跹起舞,让陇西人第一次看到了渭水的清澈模样。虽然因各种原因,北山下的有些建设失败了,但柴彦章先生仍然以花甲之年奋斗不息。无论成败,事情总得有人去做,今年女娲湖的建成,就是他老当益壮的证明。建造人工湖需要耗费巨大人力财力,能使陇西有如此一湖水,是善事,是公益。柴彦章先生以企业家的情怀,拼搏几十年,客观上为陇西的公益事业作出了巨大贡献。

当然,柴彦章先生的业绩,与陇西县政府的布局谋篇是分不开的。陇西县综合规划公园、绿地、养老、托幼、教育、人文等等与人民群众物质、精神生活息息相关的公益事业,如今已然产生了美好的愿景。女娲湖只是一个彩色的点,未来的陇西,必将焕发古郡风采,更加靓丽。(汪海峰

扫码关注
新定西客户端
扫码关注
定西日报微信公众号
扫码关注
定西观察抖音号
网站简介
版权说明
广告业务
联系我们
定西市融媒体中心 主办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62120180007
网站备案号:陇ICP备2023000706号 本网站支持IPv6访问 定西市融媒体中心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932-8223526
通信地址:定西市新城区建设大厦综合楼A 1区三楼 技术支持:甘肃新媒体集团九色鹿技术公司
甘公网安备62110202000105号
不良信息举报链接:https://www.12377.cn/
“打假治敲”专项行动举报专区: 电话:0932-8211976 邮箱:dxxwxc@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