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二十大报告发出了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时代号召。人民健康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应有之义,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是建设“健康中国”的重要支撑。市卫生健康系统将坚持把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首要政治任务,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强烈的历史使命感,加快推进“健康定西”建设,切实筑牢人民健康幸福基石,为全市基本现代化和现代化建设提供健康保障。
一、以党的领导为核心,切实铸牢践行“两个维护”政治底色。全市卫生健康系统将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坚定不移坚持和加强党对卫生健康工作的领导,全面学习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聚焦我市卫生健康事业优质医疗资源总量不足、公立医院管理水平偏低、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较弱等突出问题,认真思考谋划全市所需、卫生所能、群众所盼,以“健康定西”建设为统领,加快建设以医院、疾控、妇幼为核心的保障人民健康“三驾马车”,着力构建公平可及、系统连续的卫生健康服务体系,以高度的政治自觉、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忠诚践行“两个维护”。
二、以深化医改为重点,深入推进公立医院的高质量追赶发展。坚持“以治病为中心”向“以健康为中心”转变的工作导向,持续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促进医保、医疗、医药协同发展和治理,发挥医联体、专科联盟、技术联盟作用,推动优质医疗资源扩容下沉。持续强化县域内医疗卫生资源统筹和布局优化,不断完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加快推进区域综合医改,填平补齐短板弱项,加大重症救治中心建设,全面推进县医院服务能力弱、社会需求量大的重点学科创建,更好满足不同类型患者就医需求。不断优化中医药资源配置,实现市县中医医疗机构全覆盖、市县公立医疗机构实现中医“治未病”为主的康养服务全覆盖,不断提升中医优质服务能力。
三、以公共卫生为基础,不断提升疾控应急服务管理能力水平。全面提高应急处置和快速转化能力,建立以市县级疾控机构和专科疾病防治机构为骨干,以县级医疗机构为依托,以基层医疗机构为网底的卫生机构联动工作机制,不断提升重大疾病监测预警、风险评估、流行病学调查、检验检测、应急处置、综合干预等能力,构建符合全市实际和处置能力的公共卫生体系。
四、以人民至上为遵旨,填平补齐全生命周期健康管理服务链。坚持预防为主、关口前移,强化防治结合、医防融合,以“一老一小”为重点,突出心理健康与精神卫生、健康教育等薄弱领域,加快补齐全方位全周期健康服务体系短板。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全面做好老年人医养结合和慢性“四病”管理服务;持续优化生育支持政策体系,积极构建生育友好型社会,加强人口监测和形势研判,健全婴幼儿照护服务体系。持续推进爱国卫生运动,积极开展健康促进模式改革,提升健康教育、慢病管理和残疾康复服务质量,重视精神卫生和心理健康,普及健康知识,增强居民健康意识,提升居民自我保健能力。持续推进城乡环境卫生整洁行动,全面推进卫生城镇创建和健康城市、健康单位、健康村镇建设,以行之有效方式积极引导广大群众践行文明健康生活方式。
五、以党的建设为保障,着力营造风清气正卫生健康行业生态。始终坚持以政治建设为统领,不断强化理论武装,增强全市卫生健康系统各级党组织的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以高质量党建引领保障卫生健康事业高质量追赶发展。不断压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纵深推进党风政风行风建设。加强新时代廉洁文化建设,严格落实医疗机构工作人员廉洁从业九项准则,不断健全医疗卫生机构医德医风建设监督和考评管理体系,共同营造“党风清正、院风清朗、医风清新”的行业生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