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定西讯 近年来,渭源县结合资源优势和文旅产业发展实际,打造文旅产业集群,践行“产业集群”理念,促进深度融合发展,该县先后编制《渭源县全域旅游发展总体规划》《渭河源大景区创建5A级景区发展提升规划》《渭源县乡村旅游规划》等专项规划超过20种,为文化旅游“强工业”“强服务业”打下了牢固基础。产业集群以“月督查、季汇报、年评估”的工作推进长效机制,成为保障文旅产业集群发展的重要措施。
坚持以“项目为王”,按照“一总六分”要求,坚持谋划、储备、建设、运营相结合的方式,构建文旅产业集群项目共建格局,推动集群产业快速发展。2022年实施文旅重点项目23个,总投资4.42亿元,已完成投资3.3亿元。与此同时,每年设立500万元旅游产业专项发展资金,整合资金10多亿元,用于旅游道路建设、观光农业培育、景区景点开发、生态环境治理等涉旅事业建设,形成了完善的全域旅游发展政策保障体系。
以“追赶发展、加快发展”为主基调,按照创新驱动、龙头引领、链式发展思路,坚持农旅融合发展。发挥文化旅游产业接一产、连二产作用,推动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建成蝴蝶兰、玫瑰花、万寿菊等花卉基地,生产羊肚菌、金耳等农特产品50多种,开展采摘、研学、体验等活动,拓展旅游空间,并通过乡村旅游解决农民就近就业近2000人,人均收入达1.3万元。同时,借助兰洽会定西市文化旅游资源专场推介等各种平台,积极宣传推介旅游资源、特色文化。
深入实施“+旅游”战略,推进文化旅游与工业、农业、体育、乡村、研学等领域和行业融合发展,培育新型文化旅游业态。建设以元古堆村为重点的“一核七星”乡村旅游集群,元古堆村荣膺全国旅游重点村,峡口村等5个村创建为省级文旅振兴样板村。锻造文旅产品开发产业链,通过对文旅产品开发、推动文旅产品生产、销售,大力培育链主企业,形成链条式发展体系。
依托道地药材优势,培育“药食同源”企业10家,开发并被认定“药食同源”产品29种,开发推广药膳配方、药膳美食50多种,打造特色中医药康养饮食;依托医疗机构,建立中医养生馆,打造中医药文化养生旅游基地,推动康养旅游融合发展。
围绕“渭水”“渭河”“渭源”,挖掘源头文化、非遗物质文化、长城文化等,设立渭河源文艺奖,创排精品节目;建成非遗手工展馆、古廊桥馆、皮影馆等,成为研学、展示和旅游的基地,赋予旅游更多内涵,推动文化旅游深度融合。
建成甘肃省自行车高原训练比赛基地,举办全国和省级山地自行车联赛,开展异彩纷呈的体育赛事,带动住宿餐饮业发展,推动体育旅游融合发展。
2022年年底,渭源县成功创建为全省第四批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区、荣膺全省首批乡村旅游示范县。为擦亮红火渭源旅游品牌,把渭源建设成为省内外游客向往的“诗和远方”奠定坚实基础。
新定西·定西日报记者王亚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