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定西临洮讯 近年来,临洮县坚持把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作为持续增强农村基层党组织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的关键之举,锚定“巩五进十超百”目标,突出党建引领,构建“三联三带”发展格局,促进全县村级集体经济收入稳步增长,经营性收入5万元以上的村占比达到80.5%,村均收入达到了12.7万元。
跨村联建、产业带动,构建区域协同发展新格局。纵深推进“双构建双提高”工程,按照全县产业发展整体布局,组建沿洮蔬菜产业带党委和6个片区产业联合党委,覆盖11个乡镇172个村458个农村产业组织,统筹用活财政扶持、金融服务、税费减免等优惠扶持政策,形成“产业党委+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带动增收模式,有效将村集体经济发展嵌入特色产业发展链条。建立落实“统一协商、育种、培训、管理、营销”运行机制,产业带、产业联合党委为群众提供良种培育、技术指导、病虫防治、就业务工、保底回购、统一销售等生产服务,打造了沿洮“百里蔬菜长廊”,辐射带动24.85万名群众发展特色产业,实现了村集体经济收益和群众收入“双增长”。打包整合农林牧草等项目资金1.03亿元,搭建钢架大棚5172个、发展设施蔬菜26万亩,牛羊养殖1.4万头(只),建成蔬菜、瓜果、牛羊交易市场和初加工厂房34个,打造“临洮珍好”区域公共品牌,实现沿洮172个村年均增加集体经济收益2.4万元,群众年均增收0.8万元。
村企联创、要素带动,释放深度融合发展新活力。按照引进各类涉农企业承包集体资源经营权、使用权和合作开发相结合的方式,依法合理利用开发集体所有的土地、林地、草地、滩涂等资源,48家涉农企业发展种养殖产业,317家非公企业与323个村结对共建,形成“支部牵头、党员带头、农户参与、公司运作”的增收模式,全县114个村盘活各类资源7.2万亩,获取集体经济收益1069.8万元,村均增收9.4万元。按照“找出来、用起来”两步走思路,清理登记各类集体资产19.64亿元,采取委托经营、出租经营等方式,“一村一策”形成光伏型、商务型、物业型、文旅型、服务型等发展模式,建成总容量99.3兆瓦的光伏电站,带动323个村每村年均增加集体经济收益8.8万元,83个村通过收取租赁费、管理费获得集体经济收益685.17万元,村均增收8.3万元。整合各类涉农资金投入龙头企业,实行市场化运作,按照5%—8%的投入比例获得分红,全县投入资金5662.4万元,带动68个村年均获得集体经济收益4.2万元。鼓励支持以乡镇为轴心用活村级闲置资金,成立县农投公司乡镇分公司,组织开展良种繁育、撂荒地治理等规模化集约化生产经营活动,促进村级集体经济抱团发展。
村社联营、项目带动,激发支部主动发展新动能。深化村党组织“书记党建项目”,“量身确定”产业发展项目195个,推动村党组织书记领办创办经济合作组织242个,村级集体经济组织主动承接实施村级集体经济项目56个,“村党组织+股份经济合作社”模式带动全县村级集体经济年增收340多万元。深化党建引领“三位一体”农村综合改革,鼓励村党组织领办创办产业服务、农资直供等合作组织,采取“支部主导、机械入股、统一派工、单机核算、集体分红”模式,推广土地托管、代种代收等社会化服务,以有偿、微利方式增加集体经济收益。全县组建农机服务队54支,服务面积18.8万亩,“村党组织+农机服务合作社”模式带动54个村实现年均增收3万元。强化村党组织对各类组织的领导,推动75%的村党组织书记依法兼任合作经济组织负责人,推进村“两委”成员、后备干部与集体经济组织理事会、监事会成员交叉任职,79家农民专业合作社承接发展集体经济项目,建成种养殖基地54个,“村党组织+农民专业合作社”模式带动112个村年均增收3.8万元。 张文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