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风拂面,新绿初绽。4月3日,在首都义务植树活动现场,习近平总书记挥锹铲土的身影与万千百姓同心同力,奏响了新时代国土绿化的奋进乐章。从“三绿并举”到“四库联动”,从“提质兴业”到“利民惠民”,这谆谆嘱托不仅为生态文明建设指明方向,更勾勒出一幅绿意盎然、生机勃发的中国画卷。
绿意浸染处,山河换新颜。“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一理念在神州大地的绿色蜕变中熠熠生辉。在河北塞罕坝机械林场,三代务林人用六十载光阴将黄沙荒漠化作百万亩林海,创造出"沙地变林海"的生态奇迹;在内蒙古库布其沙漠,光伏治沙新模式让不毛之地生长出绿电与绿洲的双重希望;在福建长汀,水土流失治理让“火焰山”变成花果山,书写着滴水穿石的生态传奇。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前人种树后人乘凉,我们每个人都是乘凉者,但更要做种树者”,当卫星遥感图上中国绿量增速全球领先,当森林碳汇能力持续增强,生态兴则文明兴的千年智慧正转化为新时代的生动实践。
绿链延伸时,发展开新局。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绿水青山和金山银山绝不是对立的。浙江安吉的竹林深处,竹纤维制品远销海外,一根翠竹串起千亿产业链;甘肃民勤的沙棘基地,果实加工生产线昼夜不停,戈壁滩上的“红珍珠”变身致富果;云南普洱的生态茶园,茶旅融合让千年古茶树焕发新生机。这些绿色产业的蓬勃生长,印证着总书记“四库联动”的系统思维:森林既是水库、粮库,更是钱库、碳库。当生态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既要绿水青山,也要金山银山”的发展辩证法,正在开辟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新路。
绿意润心田,福祉惠万家。“美丽中国建设离不开每一个人的努力”。北京温榆河畔的“城市绿肺”里,市民在绿道上骑行健身,孩童在树荫下追逐嬉戏;雄安新区千年秀林工程中,每棵树都拥有数字身份证,智慧管护让绿色遗产永续传承;青藏高原的生态护林员队伍里,牧民转型成为生态卫士,守护着江河源头的生命绿色。“植树造林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事业”,当推窗见绿、出门入园成为生活标配,当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不断完善,良好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正化作人民群众触手可及的幸福。
从“植树造林,绿化祖国”的号召,到美丽中国建设的蓝图,中华民族对绿色的追求从未停歇。习近平总书记的殷切嘱托犹在耳畔:汇聚共建美丽中国的磅礴力量,让祖国大地更加绿意盎然、生机勃发。站在新的历史方位,我们既要让山川大地层林尽染,也要让绿色发展理念根植人心;既要绘就绿满神州的壮美画卷,更要谱写生态惠民的时代篇章。当14亿双手共同培土浇灌,构筑美丽中国的美好愿景,必将在神州大地上绽放出更加绚丽的光彩。(郭媛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