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时政 > 国内国际
高原特色农业崛起,岷县新 "三宝" 绘就乡村振兴新图景
时间:2025-05-22 17:08:18 来源:新甘肃客户端 阅读量:14编辑:高文丹

岷县高原蓝莓喜获丰收。岷县融媒体中心供图

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 杨唯伟 通讯员 曲婷婷 李玉梅

近几年,主打高原生态禀赋的农业产业正成为岷县发展新名片,高原羊肚菌、高原蓝莓、高原冷水鱼等特色产业,逐渐跻身成为岷县新“三宝”。

随着产业振兴的深入实施,岷县依托“海拔高、昼夜温差大、空气质量优、植物生长周期长”的地理气候优势,抢抓东西部协作机遇,按照“药、菜、牛、羊、果、蔬、粮、种”八大高原农业产业集群规划,着力破解特色农业规模化、集约化、产业化水平及附加值不高的瓶颈。

“独特的高原气候既是自然禀赋,更是产业发展的核心竞争力。”岷县农业农村局局长蒲树卫介绍,如今岷县已形成互补发展的高原产业“矩阵”,为乡村振兴和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开辟了新路径。

日光温室里羊肚菌破土而出。

高原羊肚菌撑起“致富伞”

春夏之交,岷县福才食用菌栽培专业合作社今年种植的三座日光温室迎来了高原羊肚菌丰收季,一朵朵羊肚菌头顶伞盖破土而出,颇为鲜嫩,种植户们忙碌地采摘着。

“我们高原气候寒冷,羊肚菌长得慢,生长周期长,也正因如此积累的营养就比海拔低的地方要好,所以肉质厚、香味独特。”岷县福才食用菌栽培专业合作社总经理梁治强告诉记者。

依托岷县得天独厚的气候优势,合作社着力发展食用菌菌种培育,将菌种生意做到了全国各地,产品远销湖南、湖北等地。

“夏季,南方种植食用菌气温太高,容易腐烂。这里气温适宜,一年菌种生产量5万袋左右,收入能达到30万元。”梁治强介绍,“我们大部分卖的是鲜货,会把少量的做成干货,包装成礼品盒,提升农产品的附加值。”

在种植模式上,合作社创新采用“菌菜轮作”“菌粮轮作”模式,通过大豆、中药材与羊肚菌倒茬种植,实现土地休养与农民增收“双平衡”,一幅“菌粮共生、循环发展”的高原农业新图景正徐徐展开。

虹鳟鱼游动泛起层层水花。

冷水鱼跃出“热经济”

走进岷县嘉鹏渔业科技有限公司养殖场,一个个养殖池排列整齐,清澈的水流不断注入池中,池里的虹鳟鱼游动激起层层水花。首批投放的鱼苗刚过4个月的过渡期,进入快速生长期,每条虹鳟鱼重达70至80克。

虹鳟鱼属于冷水鱼,生长周期两年,适合在水温9至18摄氏度的水体中生存,对水质、水温要求苛刻。岷县清澈无污染的水源、低温的环境,恰恰是冷水鱼生长的理想之地!

近年来,县委、县政府认识到岷县高原水资源优势,通过政策扶持、技术指导和资金支持等一系列措施,积极支持引导乡镇发展冷水鱼养殖产业。

“岷县气候适宜、高原水资源得天独厚,加之当地宜业宜商的营商环境、交通优势和庞大消费市场,成为养殖冷水鱼的独特优势。下一步我们还要尝试养殖当地的洮河鱼哩!”岷县嘉鹏渔业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王志勇告诉记者。据了解,企业将带动村股份经济合作社5个,每年分红12万元以上,有效带动当地劳务收入,壮大村集体经济,同时,填补了岷县设施渔业养殖的空白。该生产车间满负荷运转后年产成鱼将达35吨,预计产值175万元,年产总值375万元。

岷县蓝莓成熟。

蓝莓“酿”就甜蜜产业

春日里,岷县十里镇鲁甘黄河经济带现代农业产业园的高原蓝莓种植基地迎来盛果期。1.6万株蓝莓树郁郁葱葱,枝头挂满蓝紫色浆果。

岷县十里镇的鲁甘黄河经济带现代农业产业园,作为东西部协作的重点项目之一,2024年,产业园通过基质盆栽、地栽的栽培方式以及水肥一体化滴灌方式,引进六种适合高原栽种的蓝莓品种。

“今年园区新建大棚13座,种植蓝莓1.6万株,预计今年产量在一万斤左右,岷县的气候非常适合种植蓝莓,紫外线强、温差大,果子圆润饱满,口感好。”西岷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蓝莓产业园经理刘金宝说。

在政府和企业的共同努力下,岷县高原蓝莓因其优异的品质成为北京、青岛、兰州等城市夏季水果市场的“新宠”。

“截至5月,园区共产出蓝莓4000斤,销售额40万元左右。产果会持续到8月,预计全年产量达一万多斤,销售额200万元左右。”甘肃西岷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孙方雷介绍。

基地通过土地流转、劳务用工等方式,每年按照总投资的5%为十里村等6个村集体经济分红,与150户农户签订土地流转协议,吸收十里村及附近村群众600余人就近务工。

扫码关注
新定西客户端
扫码关注
定西日报微信公众号
扫码关注
定西观察抖音号
网站简介
版权说明
广告业务
联系我们
定西市融媒体中心 主办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62120180007
网站备案号:陇ICP备2023000706号 本网站支持IPv6访问 定西市融媒体中心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932-8223526
通信地址:定西市新城区建设大厦综合楼A 1区三楼 技术支持:甘肃新媒体集团九色鹿技术公司
甘公网安备62110202000105号
不良信息举报链接:https://www.12377.cn/
“打假治敲”专项行动举报专区: 电话:0932-8211976 邮箱:dxxwxc@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