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定西讯 在社会治理的精细化进程中,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既是民生需求,更是法治命题。近年来,定西两级法院紧扣“公正与效率”主题,坚持党委领导,准确把握积极参与基层社会矛盾源头化解的定位,立足调解指导和审判职能,创新构建“分调联诊”先行调解闭环机制,以精准前置分流为起点,以多元协同调解为核心,以全程动态监控为保障,有效激活社会解纷潜力,为群众提供“速度更快、成本更低、体验更优”的解纷新路径,让司法温度触手可及。2025年截至5月底,定西两级法院共受理民商事案件14238件,先行调解流转8833件,先行调解流转率为62.04%,调解成功案件5567件,调解成功率为67.30%,位居全省中院辖区第一。
响应全域全部,助推资源整合到位。定西两级法院切实扛起维护社会公平正义“最后一道防线”的职责使命,在法定职能范围内参与本地区综治中心运行工作,促推解纷资源整合,人员入驻到位。市法院指导县区法院选派立案、速裁工作人员38名入驻同级综治中心,诉调对接人员负责便民服务、立案审查等沟通衔接工作,诉讼服务团队负责对接县区综治中心委托案件的指导调解、司法确认、速裁快审工作,7家基层法院均在综治中心设立了立案窗口。同时为了加强调解力量,提升解纷效能,县区法院选派35名特邀调解员充实综治调解力量,促推多部门解纷资源在综治中心整合,激活调解潜力。
瞄定全程全类,确保工作衔接到位。诉前细致辅导,在法院接待当事人时即进行诉前辅导,坚持心理疏导、政策解读前置,讲明诉前调解用时短、利和谐、费用低等好处,积极引导当事人转变解纷观念,选择诉前调解方式化解纠纷。调解动态监管。构建调解全流程动态监管体系,对先行调解周期、成功率等核心指标实施动态监测,对超过调解时限的案件自动触发审判程序,杜绝“久调不决”,并指导当事人应用要素式起诉状固定争议焦点。调后督促履行。调解员在调解过程中明确告知义务人自觉履行义务,不履行义务的法律后果,法院在执行前会跟踪督促履行,确保“案结事了”,当事人权益加速兑现。
指导精细精准,助力解纷增能增效。以综治中心为基站,以实务培训、案例指导和司法建议为支点,对接职能部门、调解组织,实现调解“总对总”指导,在统筹掌握各领域重点解纷需求、纠纷共性特点等情况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提供具有指导作用的示范判例、解纷案例,推动类型化纠纷调解。以个案为例,通过“线上+线下”方式“点对点”对案件调解提供精准指导,分析法律关系,明确调解方向,提供调解思路,让纠纷解决得以“对症下药”。人民法庭通过个案解析、类案研讨、规范协议、司法确认审查方式,对调解组织开展调解指导,促进诉调衔接更加顺畅,并向调解组织的主管部门、协会等共享调解质效的信息数据,提升基层自治效能。
定西两级法院将继续做实做细法官指导调解,持续助力综治中心实战化建设,加强与其他解纷部门的沟通协作,提升矛盾纠纷预防化解法治化水平,绘就法润定西新“枫”景。(陈景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