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民生 > 记者观察
【脱贫攻坚奔小康】记岷县茶埠镇大竜村村主任邱富文
时间:2019-07-28 09:03:00 来源: 阅读量:761

一名贫困村村主任的“舍与得”

——记岷县茶埠镇大竜村村主任邱富文 

微信图片_20190719153619

微信图片_20190719153644

本报记者 马国旗 陈翔 刘佳丽

“合作社要发挥带动的作用,我们就要实行订单农业这种模式,农民种、合作社销,直接对接到销售终端,就能卖上好价钱,这也是发展趋势……”岷县茶埠镇大竜村益农中药材种植购销合作社院内,邱富文正在给县农广校组织的第一期种植大户培训班的学员们“授课”,精彩之处,迎来阵阵掌声。

讲完合作社的发展带动模式,他又领着学员们在扶贫车间现场观摩当归、黄芪的切片加工过程。邱富文是岷县茶埠镇大竜村的村主任,也是岷县益农中药材种植购销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理事长,走进他简陋的办公室,桌子案头摆着几本被他翻旧了的书,《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农村合作社知识读本》《舍与得的人生经营课》。

在和邱富文的交谈中,感受得到他人生抉择中的“舍与得”,为人处世的“舍与得”。从14岁辍学外出打工,一路拼搏自己做生意,到后来放下手头生意回村里当村主任,他的心都系着自己生长的这块并不富裕的土地。

放下自己的生意 挑起大竜村发展重担

说起当选村主任一事,邱富文说,刚开始家里人都不太愿意。一是因为大竜村是岷县茶埠镇出了名的“穷村”,地处偏远,高寒阴湿,到处都是石头山,全村1300多人守着1500多亩地,人均也就只有一亩地,村上没什么经济收入,没人愿意接手这样的“烂摊子”。再者那几年自己跑工程车、在外面包活,生意很忙,村里的工作肯定会占时间、花精力,报酬也是微乎其微,家人的反对不无道理。可是邱富文在回村参加党员学习时,村委们对村情的介绍,国家的脱贫攻坚政策让他久久不能平静。多年过去,记忆中贫瘠的山村还是这么穷,想起当年自己因为交不起80元学费辍学打工,想起儿时自己常常打满补丁的衣衫,贫穷的烙印又一次刺痛了这个中年汉子。“脱贫攻坚,党员干部要领头干,咱们村要推选出攒劲人带着大家奔好日子。”2016年邱富文被大伙儿一致推选担任村主任,看着乡亲们信任的眼神,他放下手头的生意,回到这个曾经生他养他的村子,一门心思开始为大竜村找发展出路。

不到三年时间,大竜村166户贫困户565名贫困人口,调整种植结构,发展当归、黄芪种植,在邱富文成立的益农中药材种植购销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带动下,目前只有8户36人还未脱贫,贫困率大幅下降。

拿出合作社50%的利润惠及村民

动员村民改变种植结构,多种药材、流转土地在周边镇子发展订单种植,向外跑市场打销路……几年来,自己的生意没有时间打理,可村子里的情况却渐有起色,路也修通了,家家户户都开始种植当归黄芪等中药材。但是单打独斗成不了规模,怎样才能让村民们种植的好药材有好销路?他萌生出成立合作社的念头,拿出自己当村主任的工资和几个村民成立了“岷县益农中药材种植购销农民专业合作社”。益之于民、立之于民,经过几年的发展,合作社也由起初的6人发展到了现在的社员175户,其中贫困户166户。合作社采用“党支部+合作社+电商+贫困户”“制药企业+合作社+基地+农户”的产业发展模式和“统一采购、统一培训、统一购销、统一加工、统一包装、统一品牌、统一销售”的经营模式,逐步走出了一条适合大竜村的发展之路,并在2018年通过了“省级示范合作社”认定。

订单种植让农民没有了后顾之忧,积极性更是调动起来。合作社不但向外扩大销售市场,还拿出50%的利润给合作社的种植户分红。从第一年拿出5万元分红,到去年拿出23万余元分红。三年来,春耕时节的农技培训和分红大会成了大竜村最热闹的日子,种植大户戴着红花,抱着奖牌,领到分红,各个乐得合不拢嘴。邱富文说,在政府的牵头下,通过东西部扶贫协作,去年与福州3家超市签下了170多万元的供货订单。现在正是销售旺季,他和合作社的工人们一起每天加工包装,生怕错过了销售得好时节。

合作社还打造了“扶贫车间”,吸纳附近更多贫困户在家门口“上班”。说起村主任办起的合作社,邱茂霞深有感触。她的丈夫是智力残障,家里里里外外需要她照顾,不能外出打工。去年来到合作社,学习剪黄芪片,切当归片,打小包装,很快便上手加工切片,一个月能领到2400多元,村里闲在家的姐妹们也来合作社上班。对于这份又能照顾家,又能挣到钱的工作,大伙都从心底里感激邱富文。

为了跑市场,邱富文没少费功夫,连微信名都在为合作社产品“打广告”,他微信名设置成“益农当归哥”,这位四处推销家乡药材的村主任在2017年中秋节背着上好的当归来到北京找销路。时过一年,他在朋友圈发了一句话:“第一次俺背着咱家的土特产进京,这次咱益农的当归让顺丰空运进京”。邱富文说,当时,进出口银行挂职岷县的副县长许鑫基得知他们在北京对接市场,主动为他们联系当地超市、市场。在政府的引导下,实现了产品走向大城市终端,减少了中间环节,形成了由合作社连接农户、对接终端市场的经营模式。同时,只有种出优质产品,才能做大做强产业。

田间的事要了解,生活上的事更要关心,东家发展需要贷款,西家卫生又得改善,他的足迹踏遍了村里的每个角落。谁家需要发展养殖、谁家又遇到了什么难心事,谁家的孩子考上了大学,他心里都有一本账。

环境卫生改善了,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也不能落下。为了进一步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邱富文组织全村群众每年都开展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真正把扶贫同扶志扶智结合起来,让村民有了更多的归属感和幸福感。在他的倡议下,村上创办了关爱老人温暖公益中心,逢年过节的时候对老人进行慰问,让这些孤寡老人感受到村民们尊老爱幼的传统一直还在。

几年来,他带着全村群众,发展经济,改善生活,大竜村的每一步发展,每一处变化都浸润着他的辛劳和汗水。2018年,他被岷县县委、县政府授予全县脱贫攻坚“奉献奖”、“优秀共产党员”等荣誉称号。

“一个人富了不算富,大竜村的群众都富裕起来,住上新房,开上小车,我脸上也觉得有光彩。”最朴实的言语透露出他奋斗的初心,他的“舍与得”,都写在带领着大竜村群众脱贫致富的足迹中。

扫码关注
新定西客户端
扫码关注
定西日报微信公众号
扫码关注
定西观察抖音号
网站简介
版权说明
广告业务
联系我们
定西市融媒体中心 主办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62120180007
网站备案号:陇ICP备2023000706号 本网站支持IPv6访问 定西市融媒体中心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932-8223526
通信地址:定西市新城区建设大厦综合楼A 1区三楼 技术支持:甘肃新媒体集团九色鹿技术公司
甘公网安备62110202000105号
不良信息举报链接:https://www.12377.cn/
“打假治敲”专项行动举报专区: 电话:0932-8211976 邮箱:dxxwxc@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