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化 > 艺苑
程应峰:弯腰之美
时间:2019-07-29 09:14:09 来源: 阅读量:197

不为五斗米折腰,源于《晋书·陶潜传》:“吾不能为五斗米折腰,拳拳事乡里小人邪。”比喻为人不庸俗,有骨气,不为利禄所动。

“不为五斗米折腰”说的是陶渊明任彭泽县令时的一天,有个督邮要来,这个督邮的凶狠贪婪远近闻名,无人不知。陶渊明虽是蔑视功名富贵、不肯趋炎附势之人,但身在官场,还是计划动身见上一见。不成想,他刚走到大门口,县吏拦住他说:“大人,参见督邮要穿官服,并且要束上大带,不然有失体统,督邮要趁机大做文章,会对大人不利的!”陶渊明听了县吏这一番言辞,再也无法忍受,长叹一声,说出了上面那句话。然后,挂冠封印,悄然离去。就这样,作了八十多天彭泽县令的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的品质一时传为佳话。

这种不折腰、不弯腰的姿态,彰显的是一个人的骨气和正气,自然值得赞许和称道。然而,现实生活中,更多的时候需要适时地弯腰。有人弯腰,是为了维护良好的生活环境;有人弯腰,是不愿意放弃心中梦想的事业;有人弯腰,是为获取开启心灵殿堂的钥匙;有人弯腰,是为了拾起无价的尊严……

近日,有个视频一直在我脑海里浮现:天安门广场升旗在即,三军仪仗队在列队行进中,周围观礼的人群纷纷挥旗致意。这时,行进中的升旗手,弯腰捡起了遗落在地面上的一面小小国旗,交给了身边的战友。正是这个简单的动作,这一本能的举动,将捍卫和维护国家尊严的传承,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地融入现代军人的血液里。

众所周知,国家仪仗队的队列纪律是非常严格的,在队列行进中绝对不允许有低头的动作,但这一次,护卫队战士为了国旗不被踩在脚下还是弯下了腰身,而且弯腰捡起国旗后依然能保证队形不乱,阵容齐整,这是多么感人至深的事情。在众人眼里,这样的弯腰,让人荡气回肠,拥有极致之美,是足以载入史册的。

烟火生活中,弯腰,是对父母的尊敬,对同事的谦让,对朋友的理解,对自己的尊重。而此时此刻的弯腰,所体现的是无微不至、直入心灵的爱国行为。国旗再小,也是一个国家的象征,需要时时善待,时刻放在心里。弯腰捡起国旗,捡起的,是一种最刻骨铭心的对祖国的情意,更是一个国家的尊严和荣誉。“最帅弯腰”瞬间触动的是人们内心深处最深沉、最柔软的爱国情感。

必要的时候,弯下腰身,感官上是一个简单的动作,骨子里却散发出无与伦比的美丽,凸显的是让人肃然起敬、无可匹敌的智慧和尊严。

扫码关注
新定西客户端
扫码关注
定西日报微信公众号
扫码关注
定西观察抖音号
网站简介
版权说明
广告业务
联系我们
定西市融媒体中心 主办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62120180007
网站备案号:陇ICP备2023000706号 本网站支持IPv6访问 定西市融媒体中心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932-8223526
通信地址:定西市新城区建设大厦综合楼A 1区三楼 技术支持:甘肃新媒体集团九色鹿技术公司
甘公网安备62110202000105号
不良信息举报链接:https://www.12377.cn/
“打假治敲”专项行动举报专区: 电话:0932-8211976 邮箱:dxxwxc@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