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化 > 艺苑
读刘亮程《一个人的村庄》有感
时间:2019-08-26 08:51:39 来源: 阅读量:839

我没有天堂,只有故土

——读刘亮程《一个人的村庄》有感

好书不厌百回读。伴着沁人心脾的乡土芬芳,在这个夏季,随作家刘亮程娓娓深情地讲述,再一次走进他的《一个人的村庄》,享受了一段别样的读书时光。

《一个人的村庄》是作家刘亮程的散文代表作,也是他精选的1998年新疆人民出版社同名作和上海文艺出版社2001版《风中的院门》等部分文字的合集。全书共三辑八十篇,分别是“人畜共居的村庄”“风中的院门”和“家园荒芜”。全书以质朴率真的文字、血浓于水的情感和形象生动的诗意思考,构筑了一幅充满诗情画意的乡土风景画,那是一个人甚至一代人的精神原乡,文章读来引人入胜。

古往今来,远行与回归不仅是个体生命生长兴衰的漫长历程,更是一个巨大的人类社会学命题。作家刘亮程的人生,无疑是具有传奇色彩的。因为生活,他和家人从甘肃金塔辗转几千里至新疆沙湾等地,一路颠沛流离;而在新疆又经历了多次的易地颠簸、职业选择、人生跌宕和生命嬗变。黄沙梁,是他没齿不忘的一个安身居所和灵魂故乡。生活的艰辛和亲人的陆续离去,致使“孤独”的他多么“喜欢在一个地方长久地生活下去——具体点说,是在一个村庄的一间房子里”(《住多久才算是家》)。渐渐地,在黄沙梁这个“人畜共居的村庄”找到了归宿,并在那里察知了一切,经历了所有。那里的人和事,无不在他的记忆里留下了刻骨铭心的印象。所有的朝晖夕阴、炊烟牧歌、鸡鸣狗吠、鸟鸣虫唱甚至是一堆旧草垛、一堵老土墙、半截草爻绳,都融入他生命的血液里,甚至在对许多微小事物的观察和叙述中让人怀疑他时常拿着“显微镜”在观照生活,俯仰世界。

作家的高妙之处不仅在于以敏锐的眼光和细腻的笔触不断转换视角描摹生活,变幻“叙述者”方位和立场表达心声,更在于借着黄沙梁的一山一水、一人一事、一草一木、一鸟一虫等融情于物、寓理于事,具体细微也不乏诗意的思考人生和世界。

文章字里行间飘逸着像黄沙梁那样既联系外部世界又通向自我内心的“一条土路”,以及一堵老墙、一桩老树、一棵枯草……这样一段守望与感知、别离与追寻、回首与思考、叹惋与希冀之千回百转的心路历程。读着他朴实和智慧的文字,仿佛身临其境,一幢幢风雨侵蚀的老屋,善解人意的各类家畜,摇摇欲坠的“风中的院门”。寒冷与温暖,坚定与迷惘,幸福与苦痛近在咫尺。“我借着经久不息的岁月风尘,在黄沙梁柔柔的月光下天马行空地做‘一个长梦’,间或倾听‘远远的敲门声’——那一声远远近近魂牵梦绕的‘乡愁’。”刘亮程在不断远足并寻找着归宿,但是他一生都没有走出自己的“黄沙梁”,那个“最终唯一能够证明自己存在、唯一能够安顿自身灵魂的故乡。”“我的故乡母亲啊,当我在生命的远方消失,我没有别的去处,只有回到你这里——黄沙梁啊。”

然而一场生命的漫漫远足无论多么曲折漫长、风云变幻,最终注定是在回望或抵达“故乡”的方向——我“没有天堂,只有故土”。回眸凝思,那个埋葬过无数祖先骨殖和让我们的生命根深蒂固、劲节渐拔的地方,那个无论你依旧孤寂守候还是漂泊天涯,无论你身处广厦还是偏居一隅,无论你富甲天下还是一贫如洗,它都无悔无怨敞开胸襟默默接纳和皈依的“黄沙梁”,今在何方?

扫码关注
新定西客户端
扫码关注
定西日报微信公众号
扫码关注
定西观察抖音号
网站简介
版权说明
广告业务
联系我们
定西市融媒体中心 主办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62120180007
网站备案号:陇ICP备2023000706号 本网站支持IPv6访问 定西市融媒体中心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932-8223526
通信地址:定西市新城区建设大厦综合楼A 1区三楼 技术支持:甘肃新媒体集团九色鹿技术公司
甘公网安备62110202000105号
不良信息举报链接:https://www.12377.cn/
“打假治敲”专项行动举报专区: 电话:0932-8211976 邮箱:dxxwxc@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