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化 > 艺苑
陈应科:退休不褪色 赤心系教育
时间:2019-11-25 08:27:56 来源: 阅读量:390

在中国西部历史名城临洮,有这样一位入党多年的老共产党员,退休26年来,不忘初心,以关心、培养、教育下一代为己任,谱写了一曲动人心弦的共产党员之歌。他就是今年86岁高龄的退休干部陈应科同志。

陈应科1933年出生于一个农民家庭,自幼受到良好的家庭教育。于上世纪50年代以优异成绩考入西安外国语学院,毕业后分配到兰州大学工作。1960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后来,被选调到外交部工作。十多年后因老人、孩子无人照料调至临洮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工作,曾任临洮县文教局办公室主任、临洮四中党支部书记、临洮县职业中学校长兼党支部书记。

1993年退休后,陈应科寻思着,自己作为一名老共产党员,人虽退休了,但退休不能褪色,要做到老有所为,为人民服务一辈子。他从自己熟悉的教育入手,从娃娃抓起,从写字这些具体事情做起,在学校领导和县上教育部门的支持下,他和离休干部曹永泰一起于2004年3月在养正小学办起了少儿书法兴趣小组,一干就是15年。他们坚持“免收学费、义务服务”的办班原则,以教育孩子们“写规范方块字,做自豪中国人”为宗旨,为小学生讲解书法知识,进行书法艺术启蒙教育。曹永泰去世后,他独自一人坚持到现在。他自费订阅《青少年书法报》,边学习、边辅导。书法兴趣小组从教学内容到课时安排,再到参加比赛等等,都有计划、按程序进行。他还编写了儿歌《写字歌》,要求同学们会写,会唱,会用。每年腊月,他组织学生走上街头,义务为群众书写赠送春联,他把兴趣小组活动和学校书法课结合起来,深入学校,辅导学生写字。多年来,书法兴趣小组办班场所搬来搬去,换了好几个地方,但工作从未间断,办班宗旨始终未变,陈老办班的热情毫无减退。

陈应科心系教育,投身教育。多年来,他被养正小学、实验一小、实验二小等多所学校聘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校外辅导员”。他自费购买了具有教育意义的革命书籍和少儿读物,赠送给同学们。他采用讲座、报告、座谈等多种形式,给同学们讲述革命先烈、英雄模范人物的事迹,讲中国共产党的奋斗历史,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行革命传统、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理想信念、遵纪守法及奥运知识等方面的宣传教育。

2009年7月,陈应科和其他几位热心地方教育的老同志一起倡导,成立了临洮县关心下一代助学会,为品学兼优却家庭困难的学生募捐助学资金,以圆他们的读书梦。他自己每年拿出上千元的退休金捐给助学会,截至目前,他共捐出退休金16000余元资助贫困学生。

陈应科常怀有一颗仁爱之心。做好事,行善举,扶贫帮困,助人为乐,已成为他一贯的自觉行动。2008年汶川特大地震发生后,他通过县红十字会,给文县灾区寄去1000元、学生用书20册。此后,又拿出1000元购买图书,分别寄给四川北川中学、汶川中学、甘肃文县一中、城关一小及碧口中学。在陈应科的带动感染下,他的小孙女陈婧也不甘落后,把卖家里旧报纸得来的146元钱捐给了灾区。陈应科从《兰州晨报》看到庆阳一中一名教师因患重大疾病导致生活困难时,他捐款500元。

陈应科常说,是党教育、培养了他,党的恩情报答不完,为党的事业工作奉献是一生的追求和幸福。为了表达对党的感恩之情,他从入党50周年的2010年起,连续9年,每年向党组织缴纳特殊党费1000元。

“不忘初心 牢记使命”,陈应科不因已经退休不在职而有丝毫的懈怠,积极学习,寻找差距,对自己提出更高的要求。时刻牢记入党时的誓言,永远保持共产党员的本色,不忘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初心,活到老,学到老,为人民服务到老。

生命的价值在于奉献。陈应科因表现突出而得到各级组织的褒奖和社会各界的广泛好评。他先后被评为全国关心下一代工作先进工作者、省市关心下一代“最美五老”,获市县两级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先进工作者、先进离退休干部、党员志愿者服务行动先进个人、模范老人、优秀德育工作者、捐资助学先进个人等多个荣誉称号。他就是我们身边“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活动中的鲜活模范。

扫码关注
新定西客户端
扫码关注
定西日报微信公众号
扫码关注
定西观察抖音号
网站简介
版权说明
广告业务
联系我们
定西市融媒体中心 主办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62120180007
网站备案号:陇ICP备2023000706号 本网站支持IPv6访问 定西市融媒体中心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932-8223526
通信地址:定西市新城区建设大厦综合楼A 1区三楼 技术支持:甘肃新媒体集团九色鹿技术公司
甘公网安备62110202000105号
不良信息举报链接:https://www.12377.cn/
“打假治敲”专项行动举报专区: 电话:0932-8211976 邮箱:dxxwxc@126.com